第1023章 主动的高卢人
第1023章 主动的高卢人
偏见能蒙蔽眼睛这很正常,但是他无意中的一句“利益”也能蒙蔽眼睛,就非常耐人寻味。
但是塞纳依然没有和他多做纠缠,再次转头看向了高卢男人。
“先生,他们虽然总体技术落后,但是在不少方面,却依然有着先进性,并且这些领域在慢慢的增加。他们是一个有着众多人口、历史文化悠久的大国,他们在复苏,在我看来,谁能在他们的复苏过程中尽早加入,发挥更大的作用,就能获得更多的利益。”
塞纳虽然在细节上看起来稀里糊涂,带着点滑稽,但在大方向上,他有着很强的判断力和执行力,否则坐在那个位置上的人就不会是他了。
他的这个想法,可谓是起了个大早。
其实高卢不乏有这种眼光的人,比如原本历史上,高卢是外资车企最早进入我国并且有实际行动的国家之一。
至于为什么他们在汽车这件事情上最终却是起了个大早、卧了个大艹,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
“你也认为他们有足够的实力加入到更广阔的游戏里来?”高卢男人难得的露出了一丝笑容,这个“也”字儿就很灵性。
“是的,经济上,他们是很好的市场……”说起这话的时候,其实塞纳有点虚,看看人家卖给我们的都是啥,再看看我们卖给他们的又是什么鬼东西。
但是不怕,只要自己这边的经贸和技术限制环境进一步宽松,塞纳相信自己能彻底扭转这个局面。
“技术上,我们有互补的条件和能力,我们原本依赖于花旗人的计算机、部分消费电子等领域,他们能做到非常好的替代,并且,我们能从他们那里换取技术!”
高卢人的技术,在花旗佬那儿可不怎么看得上,就算是有看得上的,对于高卢人来说代价也太大,但是东方人可就不一样了。
“他们曾经多次表示,希望展开进一步的技术和经贸往来交流,希望获得我们更多的技术支持,这是非常好的合作基础,他们有求于我们。”
相对已经发展了几百年的老牌工业国,我们的基础还很薄弱,总体上是有求于对方,只是高卢人还没有怎么松口。
“嗯,是的,想要在花旗人面前保持独立性,我们在失去了大量海外领地之后,需要一个强力的帮手或者朋友,在这一点上,东方人是最合适的。”高卢男人点头道。
他说的海外领地不是后来法理上的海外领地,而是指的殖民地。
在他看来,现在的东方人,符合这个盟友的一切条件。
经济上市场够大、消费能力够强,别看我们现在也穷得叮当响,但是人数实在太多,而且相比地中海南部大陆上那些前殖民地那耗子去了都可能饿死的现状,我们的消费力还真算是可以的。
科技上虽然不发达,但是很有特色,互补性足够,而且不会形成同态竞争。
政治上,要说独立性,也就这三家足够独立自主。花旗佬、老毛子、东方人,前两个是各自阵营的老大,可以只在乎自己,而东方人则是穷横穷横的,谁的话都可能不听,只按照自己的步调行事。
军事上,够强!就这两个字就说明了一切,没人能胁迫他们做自己内心不愿意的事情,不会受到花旗佬的威胁而改变对自己的态度。作为唯一一个能大开片之后,还能站着在花旗人面前占了上风的国家,别管别的国家嘴上多么看不起,但是心里都有数。
最妙的是,他们在自己阵营里的位置,和自己这边在大洋公约里的位置是高度相似的,双方抱团取暖的政治条件极为成熟。
这种抱团取暖并不是要结盟或者成立一个什么新组织,两方的地缘、行事风格等等决定了这不可能,而是在更多、更广、更深的领域里,展开深度的交流和合作。
比如,利用自身在阵营里的地位优势,把对方的东西往自己的阵营里面卖。或者,在政治上展开更多的沟通和合作等等。
“你可以离开了。”想到这里,高卢男人向外事官员说道。
外事官员离开之后,高卢男人对塞纳道:“塞纳先生,我需要你的帮助。”
作为当前和东方人打交道最多的高卢人,塞纳在这方面有极强的专业优势。
“我等待您的吩咐,我的先生。”
“我希望你以经济的名义去一趟东方,带去我的问候和期望,我希望能和对方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并且在更多的领域展开更深的合作。”
这比原本的历史,建交时间提前了接近一年,最少半年,毕竟建交前的谈判也是有一个过程的。
但是从态度上来看,这条线上高卢人的态度就有天壤之别,他们想要的不止是建交,而且还有更多的东西。
必须承认,高卢人东西卖得贵是贵,但是人家真给啊。
80年代的时候,我们可没少从他们身上搞到好东西,甚至连水下的一些子系统技术人家都有提供,这可是非常难得的事情。
至于卖得贵这个事情,现在我们外商部的小刀子也是耍得蛮利索的。
“如您所愿,我的先生。”
“为了让你有足够的身份去办理这件事,同时也不让我们显得失礼,我会任命你为外事部门的副部长。”
从只负责经济部门中的对外经贸业务,甚至只是一部分区域的对外经贸的,一跃成为外事部门的副部长,高卢男人的饵下得不可谓不重。
不过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步,没这个身份,塞纳办起事说起话来就没那么硬气,同时身份不对等,还真有可能在外事礼仪上出问题。
塞纳大喜,看看,这不就来了么。
“我一定不负您的重托,我的先生。”
——
东北光学所的柴工坐在三分厂的会客室里,心情有几分忐忑。
这个地方他听说过,来之前也和来过的同志打听过。
但是东光所来过这里的同志,几乎都对这里的细节讳莫如深,问就是不知道,再问就是“去了你就知道了”。
他们这种态度,给这个地方增添了一丝神秘感。
对于柴工来说,虽然心态很放松,但是进来之前的一系列手续,让他还是感受到了这个地方的一丝不同。
科研机构他去得不少,但是这样的产研综合体,而且戒备如此森严的,这还是第一个。
好在没等多久,会客室的门就被推开了,他曾经远远见过的那位年轻人走了进来。
“高总工好!我是东北光学所的,我姓柴。”柴工站起身自我介绍。
高振东笑呵呵的:“嗯,我记得我见过你,不过没说上几句话。”
“对对对,您在我们单位向我们指导熔石英玻璃材料的时候,我在会上见过您。不过我不是您那个光学系统的课题组成员,没能和您多交流,一直深感遗憾啊。”
虽然到现在都不知道高总工那个光学系统到底是干嘛用的,不过柴工的心情放松了不少,这位大佬看起来脾气很好,非常平易近人。
高振东一听,心里的喜悦又加重了几分,不是光刻机光学系统课题组的,但是又在熔石英材料的会场,那说明这位同志的专业多半偏向一点材料,至少与之有很深的关系。
“是嘛?那现在你可以不遗憾了,我这里有很重要的工作,需要你搭把手,出大力气啊,哈哈哈。”高振东开了个玩笑。
“坚决完成任务。”柴工也被高振东的情绪感染了,彻底放松下来。
高振东点点头,也不浪费时间,马上说起了正事:“这次你来的目的,我想你是很清楚的,就是光纤。”
“嗯,科技院和科技主管部门的通知上我看到您的批示了,我们所里也深受鼓舞,连忙就派我过来了。”
说实话,自己写的几个字能被别人说成批示,高振东心里还是蛮爽的。
“好,那我们就来解决这个光纤用于通信的可能性问题。注意,你先不要考虑制造用于通信的光纤是怎么造。”高振东道。
“不考虑怎么造?那我具体做什么工作呢?”柴工很是不解,不造那我们这是干啥?
高振东笑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里怎么造这个问题,是‘事’,那你觉得在这里什么是‘器’?”
这让柴工有点抓瞎,大佬做工作都是这样事儿的么?上来就先抽象一把。
他想了一会儿,硬着头皮胡乱答道:“难道是理论?”
没想到这句他自己认为是胡说八道的话,却取得了高振东的高度认同。
高振东哈哈大笑起来:“对了!就是理论。但是这里的理论,不是光线在光纤里反射前进的理论,那东西已经搞清楚了。这里的理论,你是要搞清楚几个问题,光在光纤里衰耗的原因大致是什么,想要能通过光纤进行远距离通信,光的传输性能要达到什么条件,用什么样的材料制作光纤,从前景来看是最合适的。”
大佬就是大佬啊,柴工一下子就被高振东总结的几个问题吸引住了。
(本章完)
https://123vvxw.cc/html/13536/13536729/1111006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123vvxw.cc。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123v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