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 第981章 来不及客套

第981章 来不及客套


第981章  来不及客套

话虽如此,但是同志们都知道,发展不快,但是一直在发展,终究会到不可接受的程度。

高振东也大概明白了,本来那处悬河的水,是不进入这个水库的流域范围的,只是在一个意外的地方的一个意外破口,导致这个水库接受了本来不属于自己设计条件范围内的来水。

“好在现在是枯水期,不论是意外流入的客水,还是这个水库原本就要拦蓄的径流,流量都不是太大,所以水库的水位上升并不快,留给我们的时间还比较多。”

有的同志有些奇怪:“如果水量不大的话,那通过水库的溢洪道就可以流走啊,不会产生什么险情。”

水口的同志苦笑一下:“虽然不大,但那是针对悬河丰水期流量来说的,实际的流量,依然超过了水库溢洪道的设计泄洪能力,幸亏这个悬河不是浑河干流,要不然情况还要严重一些。而悬河那边的堵口,是需要时间的,现在的情况是,在悬河那边把流量控制下来之前,这边可能就要漫坝,那是个土重力坝。”

土重力坝漫坝?这让所有的同志都倒吸一口凉气。

那可不是简简单单从坝顶把水流走那么简单,在背水面由于水流下卷掏挖,很快就会把坝的背水面掏空,溃决几乎是必然。

另外一位应该也是水口的专家就更不明白了:“那加上放空底孔,应该也够了吧?我看这个水库的底孔有好多个,泄流能力也还可以,至少能拖延时间,给堵口那边留出更多的时间来。”

很多水库是有放空底孔的,小的水库少或者小,大的水库多或者大,主要用来将水库彻底放空,也可以兼顾冲沙,。其泄流量一般来说远远比不上溢洪道,但是在高压状态下也是一种很好的补充。

一位应该是第一时间就对相关数据做过计算的水口专家插话道:“理论上是这样,我们计算过,加上底孔的泄流能力,基本上能让堵口那边获得更多的时间,加上堵口那边的同志努力,应该能控制住。”

所有人都没有因为这个事情而乐观,既然说到了“理论”那就必然有“实际”,从这位最了解情况的同志的反应来看,这个实际可能不容乐观。

果然,这位同志继续道:“可是事发当时,所有的放空底孔检修闸都统一下闸,在进行设备调试,而这股客水来势汹汹,而且事情发生在晚上,在同志们根本来不及反应的情况下,水位上涨后直接将正在进行调试的这些检修闸压住了,这个检修闸设计上是个无压闸,在有压的情况下无法打开。”

“那就下工作闸,封闭减压闸后空间,平衡检修闸前后水压后总能打开检修闸了吧?然后再打开工作闸,工作闸总不能是无压闸吧?”在飞机上的都是专家,对这些东西门儿清得很。

“对啊,就算是检修闸无法与迎水面水体连通,直接用抽水机往检修闸闸井里灌水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闸井又没多大,很快就能灌满。”

“水库快要完工但还没完工,工作闸还完全不具备工作条件,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善这种状况。”

“嘶~~~~~~”

所有的同志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包括不是很懂的高振东在内。工作闸下不来,检修闸后面无法形成封闭区间,也就意味着再怎么灌水,依然无法平衡检修闸前后水压,检修闸还是上不去。

也就是说,在短时间内,这些底孔根本打不开。

这就严重了,事故的发生概率陡然上升到极高的程度。

这件事情是在天灾之下的一系列巧合引起的,可以称得上是墨菲定律的极致实例。

墨菲定律:当你觉得一件事情可能坏菜的时候,那它就一定会坏菜。

见大家都陷入了沉默,水口的同志道:“现在情况知道的大致就是这么个情况,大家也先别急,我们到了现场再集思广益,一定要解决这个险情。”

飞机在大家的沉默中嘶吼着前行,几乎到了它速度的极致。

终于,飞机在一处野战机场似的跑道停了下来,几辆车接上飞机上的同志,疾驰而去,来不及了,快上车!

距离水库大坝数公里的一处高地上,同志们坐在会议室,听现场的同志介绍情况。

“……经过地方上和部队的同志共同勘察,这处决口最快需要6天时间才能堵上,这还是一切顺利,同志们全部豁出去,调动一切力量的情况下……现在那边的同志们没有等待,已经在全力投入堵口任务。”

这肯定是不能等的,无论专家们怎么决定,都不影响堵口这件工作尽早、尽快的开展。

“……而水位的上涨速度,就算考虑进堵口过程中对流量的减小,依然会在四天半左右就漫过主坝……”

主坝?懂一点的高振东和水口的同志意识到了好像情况比飞机上听到的还要复杂。

果不其然,他们得知了一个更坏的消息。

“而现在最严重的问题,是两天以后,水位就会到达尚未完工,坝体灌浆等工序尚未完成的副坝坝底高程!”

一位水口的专家差点爆了粗口:“啥?还有个副坝?而且还没完成坝体灌浆?”

这个问题信息含量爆表!连高振东都捂住了脑袋,我艹!!!

副坝,是独立于主坝的一段或多段坝体,常用于主坝之外的、低于蓄水设计要求的小缺口的封堵,其坝底高程一般高于主坝坝底高程。

副坝出问题,可不只是副坝本身,如果落差够大,副坝下方的山体或者土体同样会被掏走,形成更大的溃口。

而灌浆是用于加强坝体防渗能力和强度的常用手段,我们在50年代末就开始从老毛子那里引进使用,而这个副坝估计是坝底高程比较高,加之当前处于枯水期,实际上的施工时间原本是足够的,所以还有灌浆等工序尚未完成。

但是这几件事情加在一起,就意味着一件事情,那就是两天以后,水就会浸泡到副坝,而这个副坝工序尚未全部完成,就算还没漫坝冲刷,光是浸泡,就可能出事。

“这意味着副坝在浸泡下随时可能发生渗水、管涌等问题?甚至发生更大的险情?”水口的领导神情极为严肃。

“是的。”地方上的同志说出了一个大家都不愿意听到的回答。

也就是说,同志们必须在两天之内解决副坝的浸泡问题,四天半之内解决主坝的泄流问题。

这尼玛真是时间紧任务重。

“马上进行灌浆?”一位同志问道。现在已经来不及扯别的了,用最快的速度交流!

“不行!灌浆在凝固之前,灌浆压力本来就可能对坝体造成一定破坏。从时间来算,来不及了!”一位专家马上否决了他的提议,这个时候已经来不及客套,怎么直接高效怎么来!

高振东也一反往常喜欢听同志们发言,充分发挥之后,然后自己才发言的习惯,这件事情拖不得,有想法先赶紧拿出来,能用就马上用!

争分夺秒用在这里是真的一点都不夸张。

他马上举起手来:“同志们,我有个想法。”

其他同志转向他,咦?防工委和十七机部派来的同志,金结和火工品专家,还带了爆破专家和其他随行人员。

这是水工的事情,他有想法?

“说!”水口的领导顾不得客套,现在是任何意见都要听,但是都要快点听!不管是哪儿来的什么专业,人家能被各自的部委派过来,那就一定是有真本事的。

“用土工膜!”

“土工膜?”这个技术在这个时候有,但是不太完善,国内应该还没开始用。

其实土工膜直接在表面覆盖不是完整的施工方式,但是这是抢险,能有用、能用一段时间就行。

“对,用帆布,覆盖在副坝表面形成临时防渗层。”之所以用帆布,主要是最容易找。

“帆布本身渗水怎么办?”帆布本身就是渗水的,同志们和高振东开始快速一问一答。

“表面喷涂聚氨酯。”能临时加强帆布防渗透能力就行。

“聚氨酯喷涂液哪里来?”

“部队有,我知道哪里能调得到,飞机空运来得及。”高原用来隔热的聚氨酯泡沫,不加发泡剂,凑合先用上。

“哪儿找那么大张帆布?”

“部队的汽车篷布!我看过,这是个平原水库,副坝不长,也不高。用汽车篷布不需要太多的缝合连接。”

副坝才几米的坝高,对于部队汽车篷布来说小意思。平原水库坝高低得很,副坝就更低了。

“怎么快速缝?”

“用平头铆钉,帆布间长搭接,双排乃至三排铆,中间喷聚氨酯或者其他粘合剂。”

“副坝坝体依然少量渗水怎么办?”

“用本来就有但是用不上的灌浆浆液,在副坝表面喷涂,进一步加强防渗能力。不论混凝土浆还是化学浆,在坝表面干得更快一些。”

“土工膜底部连通器原理倒灌水至膜后怎么处理?”

(本章完)


  https://123vvxw.cc/html/13536/13536729/1111010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123vvxw.cc。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123v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