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代晋 > 第一二八七章 山道(二合一)

第一二八七章 山道(二合一)


  石城渡口,从傍晚开始,兵马便开始集结准备进攻。

  由于发生了叛逃事件,原本想以刘裕人头作为妥协协商的条件的想法化为泡影。而且叛逃事件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虽然以雷霆手段处置了叛军,但桓玄恶化卞范之都意识到,再不能耽搁下去了。

  数十万大军集结于此,若逡巡不前,不断会生出事端来,也对大军军心士气不利。军中不少将领已经牢骚满腹,认为郡公和军师太过谨慎,明明实力碾压,却犹犹豫豫,难成大业。

  在这种情形下,即便再不希望同李徽为敌,却也不得不为之了。

  卞范之也不再阻拦,因为他也明白此事恐怕还需要武力解决才成。有时候谈判和谋略只是一些手段,在这些办法都不奏效的情形下,武力便是最后的底牌。东府军固然强大,眼下固然不愿同李徽成为死敌,但也不得不进攻了。

  当然,卞范之的建议是,就算打败了李徽的兵马,之后也当予以安抚,不下死手。为己方争取一个好的进攻京城的局势,让李徽知难而退才是目的。要是真逼得李徽死战,联合司马道子的兵马作战,那其实是最坏的局面,会发生很多变数。总体而言,卞范之的想法是以战促和,逼迫李徽放弃三郡之地,打通通向京城的通道。但不会因此威胁到淮东和徐州之地。

  桓玄对此想法也是赞同的。在失去了刘裕的火器供应之后,军中火器弹药数量有限,实力是有所折损的。桓玄并不希望惹来李徽的反扑,毕竟徐州之地经营多年,据说东府军兵马有近二十万之众。虽然他们近半兵马不得不布防在北方防备燕国,短时间内,甚至也不可能全部调集过来作战,但惹急了他们必然会给自己的大业制造不可确定的障碍。会大大的拖延自己进京的时间。

  所以,此次进攻定性为惩戒性的进攻,展示强大的军力,摧枯拉朽的拿下枞阳舒城以及庐江郡所属大江通道。之后相信再派人去劝说李徽撤兵,再给予一些承诺和安慰,李徽一定会借机撤离。

  虽然是出于惩戒的目的,但此次进攻动用的兵马数量不少。桓谦将率领两万水军,二百六十余艘战船从水路进攻。这将是主攻的精锐兵马,也是荆州军中实力最强的部分。

  五万水军只动了一半不到,那是因为根据对方水军的规模而定的。东府军的水军只有六七干人,船只不过一百余艘,动用两倍于敌的水军,足可碾压。

  陆上兵马出动的数量也是以倍数于敌而计。桓嗣桓伟率领四万大军作为前锋,进攻枞阳,进而拿下舒城。桓玄亲率四万大军为中军随后支援。

  陆上进攻的目的很简单,便是攻下枞阳舒城,断对方水军的补给停泊的支点。控制住沿岸城池,配合水军进攻便可以彻底的控制大江水道,打通通道。

  为了行动的隐秘性,水军暂时按兵不动,而陆上兵马于傍晚时分才开始集结往石城北渡口。在暮色四起之时开始以兵船运载渡江。借助夜幕的掩护,渡江行动不会为对方斥候所知。渡河兵马将从对岸的山地通道出其不意的直扑枞阳县。当大队兵马进攻枞阳县的时候,便是水军顺流而下猛攻对方水军之时。

  渡河行动进行的很顺利,上百艘大船往返于石城北的江面上。虽然天色漆黑,夜风寒冷。风浪和江流也带来了些麻烦,但是有大量的水军船只就是好,来回一趟便可将四五干人摆渡到江北。

  但即便如此,到天明时分,也只是渡过了前军四万兵马。后续兵马拥堵在码头上,在寒风中等待登船。

  桓玄不像耽搁太多的时间,命桓嗣和桓伟整军向枞阳方向进发,他将率四万中军渡河之后紧紧跟上。

  桓嗣和桓伟率领四万兵马于巳时时分开拔。北岸山地纵横,道路难行,兵马辎重蜿蜒七八里,拥堵在山间道路上,行动甚为缓慢,如蛆虫一般蠕动着。这种情形令桓嗣颇为担忧。

  “幼道,山道狭窄难行,兵马拥堵在一起恐怕不成。需要想想办法。”桓嗣对桓伟说道。

  桓伟不以为然,笑道:“恭祖堂兄,枞阳距此不过八十里,很快便抵达了。道路状况如此,又能如何?待出了大青山,便是一片坦途。”

  桓嗣道:“幼道,我担心的正是这数十里的山道。要翻越三座山地,崎岖陡峭之处众多。兵马如此拥堵,行动又极为缓慢。到险要之处若遭敌袭,必然混乱不堪,甚至发生踩踏。不如派小队兵马搜索前进,确保安全。”

  桓伟哈哈笑道:“恭祖堂兄,说起来你也是领军多年之人,五叔在世时便曾说过你太过谨慎,果然如此。李徽的兵马龟缩于枞阳,连皖县都放弃了,足见他们惶恐不安。他们怎敢派兵前来袭扰?况且,我们被要求在天黑之前赶到枞阳城下,照你的想法,要搜索前进的话,怕是三天也赶不到。到时候怪罪下来,贻误战机,你当得起么?”

  桓嗣皱眉沉吟。在目前的荆州军权力体系之中,他和弟弟桓谦固然举足轻重,手握重兵。但是桓伟等人是桓玄的同胞兄弟,近来话语权颇大。自己和桓谦再受重用,和桓玄也只是堂兄弟而已。

  此番前军虽由自己统帅进攻,但桓玄让桓伟协助领军,用意很明显,便是让桓伟来看着自己。桓伟的话自己不能无视,否则桓伟必然要在桓玄面前指责自己。

  但是,根据作战经验来考虑,眼下这样的无遮无掩的拥堵行军,兵马绵延数里之地,那是极为危险的。在一些险峻的路段,山道一侧便是陡峭的山坡,一旦遭遇袭击,对方打击之下,兵马会大乱。怕是不知多少人要摔死在山沟里。

  常识和经验告诉自己,不能这么做。

  “幼道,要不这么办。我率一万兵马为前锋前出,以探明路线,搜索敌踪。你在后方率三万兵马保持距离徐徐跟进。就算遭遇敌人伏击,也不至于拥挤混乱。可以后军包抄反击,救援保护。若无敌军最好,我可领军直扑枞阳城下,你也可领军随后抵达,不必担心有异样情形发生。”桓嗣沉声道。

  桓伟笑道:“恭祖堂兄,你既如此谨慎,那便依你的意思。不过,还是我为先锋为好。怎好让你这主将当先锋。”

  桓嗣摇头道:“不可,那太危险。况且你领军经验不足,遇到情形恐难应付。”

  桓伟冷笑两声道:“恭祖兄,危险么?那是什么危险?是首功到手的危险么?哈哈哈。恭祖兄,你也知道我建树不多,领军经验不丰,这回便让我历练历练便是。我若不领军,永远也没有领军的经验不是么?”

  桓嗣听出了他的弦外之音,原来他是怕自己抢了头功。桓嗣甚为无语,他之所以这么安排,是因为在前方探路的兵马危险性最大,他不能让桓伟冒险。结果,却被他误会了。

  “幼道,前方兵马若遭遇伏击,甚为危险。这不是功劳不功劳的事情。你若要领军突前,这一节我可要说清楚。非我不愿让你领军突前。”桓嗣沉声道。

  桓伟心中有些犹豫,这确实是个风险。万一真有敌人埋伏,岂非糟糕?万一桓嗣救援不及,自己岂不是交代了。

  “这样吧,桓胤贤侄跟我一起领军突前,他不是跟随你多年,年轻有为么?有敌人埋伏的话,也可有个照应。”桓伟笑道。

  他的想法是,一旦遭遇敌人,有桓嗣的长子桓胤跟自己在一起,桓嗣必然全力救援,不会怠慢。

  桓嗣想了想,觉得此举可行。桓胤虽然年轻,但是领军打仗还是有些本事的。十几岁便跟着自己东征西战,领军打仗的经验已经颇为丰富了。他跟着桓伟一起突前,自己也放心些。

  于是点头道:“也是个办法。茂远,你随幼道叔父一起领军突前,记住,放机灵点。每逢险峻之处,需派人登高望远,勘察敌情。万不可疏忽,更不可抱着侥幸心理。若有异样,便原地布防待大军赶到,不可贸然行动。”

  桓胤拱手道:“阿爷放心,我自会小心。幼道叔父,我跟着去无妨,你可得听我的。遇到敌人也不能慌乱。”

  桓伟斥道:“臭小子,怎么跟叔父说话呢?我慌乱什么?你怎么跟你阿爷一样,瞧不起叔父?”

  桓胤笑道:“不是瞧不起叔父,而是提个醒罢了。谁不知道叔父是当世名将?领军打仗,天下无敌?”

  桓伟啐骂道:“没大没小,有你这么损人的么?”

  ……

  桓伟桓胤点了一万步骑兵轻装前行。兵马分开之后,拥堵的情形好了许多。山道虽崎岖,但不是没有路,万余兵马还是能够承载的。

  桓胤带着两干骑兵走在最前面,每行数里便派人四处搜索。莫看他年轻,性子也活泼,但是行事稳重有度。

  行到午时时分,已经走了二十余里的路程,进展颇为迅速。

  前方是第二座小山的区域,在两山交接之地有一片开阔的山洼。桓伟命人传话给桓胤,要在此歇息片刻喘口气,让兵士们吃些东西,喝几口水。毕竟昨夜渡江,加上一上午的行程,兵士们都颇为疲惫。

  这倒是和桓胤的想法不谋而合。不过桓胤是因为前方的地势险峻,需要派人去侦查一番。

  前方的那座山岭叫做白云岩,海拔不高,只有两三百米,但是有连续四座山峰连绵于此,跨度有近四十里,也是最为险峻的一段路。桓胤知道,这段路必须要做好侦查。

  于是下令骑兵于山洼之中歇息,他则亲自带着百余兵士沿着前方的山坡往最近的一座山顶上摸。此举虽然有些冒险,但桓胤知道唯有登上高处,方可一览前方地形。若对方有兵马埋伏,也可一览无余。

  一行人小心翼翼的摸上了山顶。山顶上并无敌人,乱石嶙峋的山顶上只有几颗松树孤零零的站着,风吹来呼呼作响。躲在山坡东侧的岩石之中,桓胤举目往东看去,但见群山起伏一眼看不到尽头。山道从山坡上穿行而过,两侧山坡上草木萧瑟,灰黄一片。

  这种地形着实可怕,最有可能藏匿敌人的地点便是山坡荒草杂树之中。桓胤等人猫在乱石之间长时间的观察着目力所及的位置。终于,他们在第二座山峰的山脊边缘发现了敌人的伏兵。

  数十名敌人躲在山坡一侧的树丛旁探头探脑的向山道上张望,手中的兵刃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若不是这些发光的兵刃,倒还发现不了他们。

  进一步的观察之后,桓胤确定了对方的方位和大致的人数。看起来只有数百人而已,躲在山道上方位置,意图发起袭击。林木之间似乎没有了更多的兵马埋伏。

  桓胤略加思索,便有了对策。他当即命人下山传令,命干余骑兵动身进入山道之中。同时下令两干步兵从来路摸上山来,之后众人从山坡上摸下去,在对方被山道口的兵马吸引了注意力的时候,顺利的摸到了对方侧首位置。双方为山坡弧度所隔,对方完全没有意识到近处山坡上已有大量兵马摸近。

  然后,桓胤下达了进攻的命令。两干余兵士向着对方埋伏的兵马方向发起了冲锋。突如其来的冲锋让对方惊慌失措。对方的反应倒也很快,立刻下达了撤离的命令。数百名士兵连滚带爬的向着东侧山坡逃离而去,几名士兵慌不择路摔下山坡滚落下去,眼见是活不成了。

  桓胤等人其实也无法追击,因为山坡上乱石到处都是,全是长草荆棘,摸过来已经颇不容易,更别说追赶了。桓胤其实也没想着能杀光他们,他只是要让对方明白,想要伏击自己,那是痴心妄想。

  见对方狼狈逃窜的模样,桓胤大笑不已。回到山道上,桓胤对左右道:“这帮东府军的脓包,我当他们有何手段,却原来不过如此。就算埋伏,也要多些兵马。几百兵马又能如何?”

  众人纷纷点头,嘲笑东府军的愚蠢可笑。有人提醒桓胤,对方既有埋伏,便不可轻敌。这几百人恐非全部,后面的定还有埋伏。

  桓胤笑道:“放心,他们的尾巴露出来了,我怎还会让他们得逞。传令,各派两干兵马沿着山道两侧搜索前进。慢些行军不打紧,要将那些躲在山坡上的土耗子全撵出来。”

  桓伟接到禀报,得知确实有敌军小股埋伏,倒也不敢冒风险。虽然桓胤下令搜索前进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但是安全比什么都重要。于是一面缓缓前进,一面命人通知后方的桓嗣,让他们加快速度赶来,以免遭遇大股敌人伏击。

  就这样,桓胤带着兵马一路沿着山坡搜索,在数个时辰的时间里,找到了三股埋伏的东府军兵马,将他们全部驱赶逃走。虽然耽误了大量的时间,但保证了兵马不受袭击之扰。

  几个时辰过去了,夕阳已经西斜,桓胤的兵马终于来到了白云岩山地的出口位置,平安的穿过了四十里的险峻地形。

  出口之外虽然还有一片山地,但是山峰矮小,地形平缓,已经不再是伏击的好地点。更重要的是,过了前面二十余里的山地,便要抵达枞阳县城区域了。

  兵士们都很疲惫。高强度的搜索战斗,穿行于岩石荆棘的山坡上需要集中精力,控制身体,还需要保证速度。遇到敌人还要往前冲杀。这太消耗体力和精力了。

  当兵马走出了白云岩区域,进入前方低矮山丘区域时,所有兵士都松了口气,精神也松懈了下来。身上的热汗开始变冷,人也变得萎靡了起来。

  桓胤和桓伟商议,兵士们疲惫的很,太阳已经快要落山了。就算此刻继续行军,抵达枞阳县也要初更了。到那时再扎营的话已经太晚了。加之兵士疲惫,忙活到半夜,次日还怎有精神攻城。所以,桓胤建议原地扎营,就在此处歇息。明日精神完足,再进抵城下,可以坦然行事,毫不仓促。

  桓伟却认为,既然最危险的区域已经过去,前方的低矮山地明显不是伏击的好地点。何不乘势前进,一口气抵达枞阳县。郡公之命是今日抵达,只要三更之前抵达都不算晚。明日再去,那便是违背了军令了。

  桓胤说,军令归军令,那也得看实际的情况。一日抵达,那是在没有敌人滋扰的情形之下的最佳情形。今日搜索敌人耗费大量时间,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举。况且,谁也不知道前方还有没有伏兵。暮色将起,搜索敌人极为困难,不宜前行。

  桓伟反驳说,敌人再蠢也不至于在前方伏击,他们的伏击计划已经破产了,大可不必担心。

  两人争辩了许久,桓伟就是不肯依从桓胤的计划。桓胤无可奈何,又不能跟他争吵。毕竟桓伟是自己的长辈,也是做主的人,自己只能提出建议。再一想,敌人再前方伏击的可能性确实不大,无非便是辛苦一下将士们罢了。争辩是浪费时间,说服不了他,还不如抓紧时间趁着天光赶路。于是乎便也只能答应。

  疲惫的兵马不得不上路,向着前方低矮的山地之间行去。

  夕阳余晖照着,山峰的影子投射在山野之间,有光线的地方还可辩察,被阴影照耀的地方却已经是一片墨色。

  这一片山地低矮,山谷道路两侧的山坡平缓,视野倒是开阔。看起来完全不像是有任何伏击兵马可利用的样子。见兵马疲惫,也为了抓紧日光,桓胤放弃了继续搜索前进的想法。

  往前深入了五里之地,山道转折,绕过前方山坡之后,突然间,最前方的兵马惊讶的发现,前方的山道被堵塞了。

  大量的树木荆棘堆放在山道上,一人多高的杂树堆积在一起,堵塞了前进的道路。

  桓胤立刻下令兵马戒备,做好防止伏击的准备。同时亲自策马上前查看道路堵塞的情况。数十名骑兵保护着桓胤,眼光往四周山坡上乱看,以防有敌军突袭。但很显然,周围山野开阔,没有任何伏击埋伏的可能。

  桓胤纵马上前,来到那些树木堆积之处,一看之下,顿时放心。那些树木松松垮垮的堆在一起,看起来像是一堵墙一般,其实花些功夫很快便能清理。这种路障毫无意义,想必是之前被驱赶的对方伏兵心中不甘设置的路障。

  “小将军,这里有块牌子。”一名骑兵指着路障之侧的一个木牌子道。

  桓胤策马走近,俯身细看。那牌子上写着两行大字:来者速速回头,前方鬼门关,勿谓言之不预。牌子下方还用红色的不知名的颜料画了个骷髅头。

  桓胤笑了起来,大骂道:“装神弄鬼,以为这样便可吓到小爷么?别说是鬼门关,阎王殿我也不怕。”

  说着话,桓胤伸手抓住木牌用力一拔,口中骂道:“去你的吧。”

  那木牌下方连着一根绳索,绳索埋在地下,桓胤一扯之下,下方绳索被扯了出来。紧接着,有青烟从下方冒出。

  “不好!”桓胤猛然警觉,欲纵马转身。却听得轰隆一声巨响,火光冲天而起,桓胤连人带马被掀飞出去,摔倒在数丈之外。

  爆炸声没有停止,整个路障下方位置爆发出一连串的轰鸣,数十声巨响之后,数十名骑兵全部被炸飞,血肉在烟尘火光之中冲天而起,散落四方。

  后方所有人都惊愕的看着这一切,看着前方爆炸之后,桓胤和数十名骑兵都成了地面上黑乎乎的冒着青烟的碎片,他们压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快救人。”有人大声叫嚷起来,其余人才如梦初醒冲上前来。

  桓胤的尸体很快被找到,他头盔上的红缨很惹眼。但找到他的时候,所有人都已经认不出他了。他的脸被弹片削去半边,只剩下了一条腿和一支胳膊。身上黑乎乎的血肉翻卷,早已死透了。

  “敌袭,敌袭。”尖利的竹哨声此刻才响起,桓伟这才从惊骇之中反应过来,下达了命令。

  整个山道的兵马乱如蝗蚁,躁动不安。所有人都提着兵刃朝四周黑乎乎的山野查看,不知道敌人从何处而来。.


  https://123vvxw.cc/html/32484/32484762/10903216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123vvxw.cc。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123v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