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文豪1978 > 第623章 干票大的

第623章 干票大的


电影是大众艺术,要喜闻乐见。

        章艺谋心中默念着这句话,终于明白了《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失败的根本原因了。

        他企图通过《摇啊摇》来转型,一方面想要往商业方向靠拢,创造一些视觉奇观。

        一方面又放不下路径依赖,习惯性的使用了文艺片的叙事节奏和表达方式。

        试图两面讨好,最后的结局就是两面都讨不好。

        「您说的太深刻了,我明白了。」章艺谋发出了一声沉重的叹息。

        林朝阳摇摇头,自谦道:「这算什么深刻?如果单纯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说,我们确实应该追求一些比较深刻的东西。

        但电影它并不单纯是艺术,也是商业,必然要有所取舍。

        我唯一比你清醒的地方就在于,我愿意舍弃一些东西,而你们这些名导为盛名所累,

        或主动或被动的给自己套上了伽锁。」

        闻言,章艺谋面露报然,感觉在林朝阳面前自己的思想毫无遮掩。

        「每个人对艺术的理解不同,可能有的人坚持艺术至上,哪怕曲高和寡,也要坚持自我。

        但我的观念有些不同,一门艺术再好,也要被广大人民看到。

        只有被人民看到,广泛的传播,那才是有生命力的艺术。

        否则,不过是庙里的泥塑罢了。」

        在林朝阳说话时,章艺谋的眼神凝视着他的嘴唇。

        当他听到「不过是庙里的泥塑罢了」,只感到脸上一阵灼热,捏着剧本的手指关节有些用力,似乎林朝阳这话说的就是他。

        但他立刻理智起来,深吸一口气,眼中流露出深深的信服。

        「『有生命力的艺术」!您说的太好了!  」

        林朝阳微笑着说:「也不知道是不是岁数大了,习惯性的就爱说教两句。别在意,你就当我是发牢骚。」

        「不不不!」章艺谋连忙摇头,「您这些话都是至理名言啊,让人受益匪浅。」

        林朝阳摆了摆手,「行了,不聊这个了,谈谈剧本吧。」

        两人接着聊了一阵剧本,章艺谋自问在剧本创作上远没有林朝阳经验丰富,也不敢随意置喙,林朝阳让他放心大胆的提意见,他才提了几条。

        两人又商量了一阵,然后把认为值得商榨的地方汇总下来,然后联系上了谢靳。

        谢靳现在正在外地拍摄新片《女儿谷》,林朝阳前些天已经把剧本副本发给了他。

        几人在电话里讨论了一番,最后确定了剧本需要改动的地方,由林朝阳动笔再修改。

        如此过了一个多星期,林朝阳改出了第二版剧本,先寄给了谢靳,又当面与章艺谋研读。

        又过了一周,谢靳打来电话,说了两件事。

        一是《女儿谷》已经进入了后期制作阶段,他还有半个月就能抽身到燕京来。二是林公后裔听说《鸦片战争》的剧本写出来了,想要看看。

        林朝阳顿时了然的对章艺谋说:「找茬的来了!」

        然后他拍拍章艺谋的肩膀,「这事就交给你了。」

        章艺谋苦笑一声,先把剧本送到了林家,还没等对方看完发表意见呢,广电部和电影局方面也来了信儿,也说要看看剧本,他又颠颠儿的给送了一回。

        隔了两天,章艺谋被林家人叫到了家里,美其名日是「听取对剧本的意见」。

        等章艺谋再出现在小六部口胡同,样子低头查脑,无精打采。

        林朝阳一问得知,他去了之后,人家倒是挺热情,然后毫不客气的对剧本提出了十多条「意见」。

        尤其是对剧本中所涉及的对林则徐这个人物某些「局限性」的细节描写非常不满。

        林朝阳翻着剧本横竖看来看去,「咱这人物肯定不能算是完全伟光正吧,但也不至于就『局限性』了吧?」

        章艺谋也有些无奈,这种事说不清,人家是家属,你能不尊重?

        「要不您再改改?」

        「有道理我可以听一听,非把让人把他老祖宗写得跟十全老人似的,我怎么改?」

        林朝阳的口气少见的有些冲,他不是那种自命清高的人,他在《鸦片战争》剧本中所塑造的林则徐,称不上十全十美,但绝对要算是有血有肉了。

        这都不满意,非得弄个三突出是吧?

        另外一个让林朝阳觉得不舒服的地方是在于,他的新书也有涉及到了不少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上面审了这么长时间,也没提出什么修改意见来。

        到了一个已经去世一百多年历史人物这,反倒更麻烦了。

        章艺谋认识林朝阳多年,还是第一次见他跟人动火气。

        章艺谋犹豫着说道:「那——-我再找谢导跟他们沟通沟通。」」

        他看林朝阳这个态度,恐怕是不可能沟通出好结果了,谢靳辈分高、资历深,这个时候正好派上用场。

        时间一晃已是7月中旬,谢靳匆忙来京,正巧广电部和电影局也看完了剧本,有些意见想要发表。

        谢靳便搞了个座谈会,会议就在电影局举办的。

        规模也不大,谢靳、章艺谋、林朝阳三人组,广电部、电影局的两位正职领导和林家后人。

        一开始,林家后人把他们跟章艺谋提的那些意见重复了一遍,然后广电方面的发言,

        他们的意见比林家少点,还算是尊重林朝阳他们这些创作人员。

        「您是个有成就的导演,不应该去这样演绎这段历史。」

        林家后人在广电的领导发言后,特意向谢靳说了一句。

        为这事林朝阳本就不太高兴,听到这话只感觉到一股无名火腾的窜起。

        他将用来记录的钢笔敲在桌上,敲得铛铛响,在一场严肃正式的会议上,这样的举动有些鲁莽,却也显示出了他心中的愤怒。

        「你倒给我说说看,应该怎样演绎这段历史?」

        他的语气严肃,压抑着怒气,谢靳见状立马拉着他,「朝阳,别激动,别激动!」

        林家后人看着林朝阳的态度,先是然,后是不可思议,今天的座谈会可是有尚书级的领导在场呢,这也太猖狂了!

        广电的新尚书孙同志做起了和事佬,「朝阳同志,先别激动,先别激动,有什么想法咱们坐下来好好沟通。」

        林朝阳懒得与林家后人置气,眼神警向孙同志,不卑不亢。

        「好,那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他的语气里并没有多少对尚书级领导的忌惮。

        「香江回归是普天同庆的大事,鸦片战争作为香江当年脱离祖国的诱因,我们现在拍这样一部影片,具有很强的象征性。

        当然了,政治意义更加强烈。

        我们作为主创人员,要把握住的底线有两条。

        一是要尊重客观事实,绝不能胡编乱造。二是要激励民众不忘历史,弘扬社会正气。

        剧本你们都看到了,咱们客观点说,在人物塑造、情节铺陈、历史格局和立意上没有什么跑偏的地方吧?」

        林朝阳的问题问完,会议室内的气氛沉默了几秒,谁都没说话,孙同志见状开口道:

        「剧本写的确实不错,这一点我们也是肯定的。不过————」

        不等他说完,林朝阳打断道:「那就好。既然大家都对剧本的质量有共识,那么我们来谈谈你们提出的问题,是不是有修改的必要性」

        林朝阳极其少见的表现出强势的一面,哪怕是尚书级领导在场,他也没有丝毫退让的意思,让谢靳和章艺谋都为他捏了把汗。

        林家后人见此情景,也变得没有刚开始那么础础逼人了。

        剧本是林朝阳写的,他要论述自己的创作,别人休想辩得过他。

        半个多小时以后,他喝了口水,气定神闲的说道:「你看,大家这么一说,其实也没多少需要修改的地方」

        林家后人脸色不太好看,他们看了看广电的孙同志,孙同志脸色沉静,看不出喜怒。

        林家后人心中期盼,他是今天在场的最高领导,他们就指望着孙同志打击一下林朝阳的嚣张气焰了。

        放下了水杯,林朝阳话风一转,表示:「不过剧本创作嘛,没有完美的,关于琦善这个人物」

        林朝阳不是真愣头青,人家孙同志好列是尚书级领导,他就算是脾气再大也得给点面子。

        发言最后,他从广电和林家后人的发言中提出了三条意见,表示这几条意见提的非常中肯,愿意对剧本进行修改。

        此言一出,谢靳和章艺谋都松了口气,连孙同志看不出喜怒的脸色看起来都松弛了两分。

        「朝阳在小说领域享有盛名,但其实大家都忽略了他在剧本创作领域的才能和成绩。

        我跟他合作的《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当年《高山》小说和电影那也是经过了各个部门的层层审查的。

        大家应该相信我和朝阳同志在这方面的立场和态度。

        还有像《楚门的世界》《寄生虫》这些朝阳同志作品改编的电影,哪个不是在国外得了大奖的?

        他的文本不是一般作家能比的,就算是让别人拿去改编,只要是个靠谱的编剧和导演,那都差不了。

        这一点大家不妨问问艺谋,《秋菊打官司》就是他拍的。」

        谢靳充当起了润滑油的角色,不要钱的往林朝阳脸上贴金,一方面是缓和气氛,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孙同志林朝阳的战绩。

        《鸦片战争》可不是普通的影片,在ZY领导那都挂着号呢。

        「谢导说的是。」章艺谋了半天就憋出了这么一句话,引来谢靳不满的眼神。

        你小子这战斗力也不行啊!

        章艺谋脸上发烧,低下头去。

        沉默了好半天的孙同志这会儿终于开口了,「几位同志说的都很好,《鸦片战争》是为回归献礼的重点影片,不光是我们广电部门,连ZY领导也都很重视。

        他说到这里,态度亲和,「所以,我也希望朝阳同志、谢导、张导能够理解我们的良苦用心。」

        谢靳满脸堆笑,「理解理解,大家对我们的高标准、严要求也是为了电影更好的拍出来,对得起人民群众的期盼。」

        孙同志点了点头,又接着说道:「刚才我们广电方面和其他几位同志提出的意见,朝阳同志刚刚都一一进行了阐述和解释,说的是不错的。

        关于几条应该进行修改的问题,我们也达成了共识———

        孙同志的一锤定音让谢靳如释重负,看来今天这关是过了。

        听看孙同志的发言,林家人脸上有些失落。

        林朝阳摇了摇头,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他们执着于把自己的老祖宗塑造成一个完人有什么好处?

        想到这里,他语气放缓,「林公名留青史,他身上坚贞不渝的爱国情怀和气贯长虹的民族正气无需标榜。

        我们搞文艺创作,在人物的塑造上或许有抑扬之举,但绝不会有损于先辈风骨。」

        他这番话言辞恳切,语重心长,林家人听完也不由得点了点头。

        孙同志哈哈笑道:「朝阳同志说的好!有这样的觉悟,何愁拍不出好作品!」

        会议室里紧张的气氛在结束的这一刻消弹不见,其乐融融。

        会议结束,林朝阳跟电影局的新局长刘同志走在一起。

        「明年你们美国林氏得多拍几部电影啊,肥水不流外人田。」

        自1992年年中电影改革以来,国内电影行业的动作不断,去年电影局收紧了合拍片政策,结果转头又宣布了中影每年可以通过票房分帐的方式进口10部大片。

        引进的要旨是「基本反映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和当代电影艺术、技术成就的电影」。

        可实际上,所有电影从业人都明白,这不就是给好莱坞大片开绿灯吗?

        文件一公布后,不光是电影界,连文化界和许多老干部都表示了对这份文件的不满。

        燕京市电影公司为此事专门致信广电孙同志,称「让美国的影片占领我们的电影市场,用中国的票房养肥外国的片商,不利于稳定整个电影行业的军心。」

        除了地方电影部门的不满,包括《戏剧电影报》等诸多媒体也对此事发出了疑问,自年初以来舆论风波就没停下来过,目前电影局方面的压力也很大。

        不过引进10部大片这事不是他们一个小小的厅局级单位能决定的,说白了还是跟上层的政策有关。

        对于引进10部大片这事,电影局方面其实是持开放态度的。

        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外国大片确实能够起到一定的鲶鱼效应,为国内如今一摊死水的电影界一点动力。

        其二是中影包销时代,各省市发行公司早已养成了截流票房款项的现象,偷瞒漏报的违法行为也是见怪不怪。

        执行票房分帐发行方式之后,外国片商和中影公司将会监督票房回收,以上种种票房乱象自然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1995年,国内引进的10部大片早已确定,分别是《红番区》《真实的谎言》《狮子王》《达拉斯买家具乐部》《廊桥遗梦》《勇敢者的游戏》《断箭》《玩具总动员》《钢琴课》《生死时速》。

        自前一年过半,10部大片已经上映了6部。

        再算上《虎胆龙威3》《绝地战警》等几部以批片形式上映的好莱坞电影,内地电影票房排行榜前20名几乎被外国大片占据了半壁江山,票房更是被卷走了4亿多。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这10部大片当中有4部电影是美国林氏出品的,还有1部《玩具总动员》是林氏影业的兄弟公司泡泡宇宙旗下皮克斯动画出品的。

        自己人赚到了,那就不算亏。

        林朝阳打趣着问刘同志,「合着你们电影局总不能把10部配额都给我们吧?」

        「10部不可能,以后几年每年4部、5部是不成问题的。」刘同志语气轻快道。

        「那我让玉书加把劲。」林朝阳笑着说。

        「不光是国外的制片,国内的制片业务也得加把劲。你们有技术、创意、资金、人才方面都有优势,也得带带国内的同行们。」

        「我说您怎么对我们这么好呢,敢情在这等着我呢。老话说的好,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啊!」

        「格局小了不是?你们林氏影业可是中国电影之光,要站在产业的高度看待问题啊!」

        跟刘同志分开,林朝阳跟谢靳吐槽,「这帮当领导的,真是一肚子心眼,一不留神就容易着了他们的道儿!」

        「这就够厚道的了,好列还给你们好处了不是?」谢靳说。

        「不给我们,他不也得给别人吗?给谁都是给。」

        玩笑归玩笑,实际上这几年林氏影业对国内电影行业的贡献可不算小,光是合拍电影就拍了二三十部。

        可惜这帮制片厂船大难掉头,光靠几部合拍电影输血根本不解决问题。

        上了车,林朝阳又吐槽起了谢靳,「你说你个ZX常委,遇上事还得我冲锋陷阵,丢不丢人?」

        「我都多大岁数了,让我挡在前面,你就那么好意思?」

        「我有什么不好意思的?电影是不是你要拍的?」

        两人拌了几句嘴,谢靳说道:「《鸦片战争》这事几个ZY领导都上心呢,广电方面也不敢卡的。要不然你以为就你开会的那个态度,在孙同志那能过得去?」

        「我态度怎么了?我是不是改了三条?

        他们上嘴皮子下嘴皮子一碰,我就得苦哈哈的改好几天,我还不够给面子?」

        谢靳哼了一声,「换个别的作家,你试试?」

        章艺谋落在后面,无声的点点头,心有同感。

        也就是朝阳老师了。

        那可是当着尚书级领导的面,朝阳老师当时的态度那么强硬,章艺谋觉得换个人不光得挨批评。

        《鸦片战争》是上面领导看重的,项目肯定会推进下去,但恐怕编剧就得换个人了,

        哪怕你是投资人都不行。

        「艺谋,你别光点头。」谢靳找了个人分担火力。

        章艺谋低着头,闷声道:「有您二位在,哪有我说话的份儿啊!」

        他一句话把林朝阳和谢靳捧起来,让人都不好再批评他,谢靳咂了咂嘴,「有这口才开会的时候不用!」

        半个月后,《鸦片战争》的剧本正式定稿。

        林朝阳总算是卸下了身上的担子,感觉一身轻松,谢靳却压根不想让他轻松,手里握着剧本就俩字一一打钱!

        这几天去横店考察了一圈,发现那边的广州街确实比较符合《鸦片战争》的拍摄需求,可以节省大量的拍摄资金。

        但即便如此,经过一番仔细的测算,影片的投资还是达到了1亿人民币。

        横店影视城的出现,让影片在布景上剩下了一大笔费用。

        但要制造视觉奇观,那服化道和布景的精致程度上就必须再上一个台阶,这些都得要钱。

        而且按照林朝阳的意见,这部电影跟《赤壁大战》一样依旧要用明星战略,启用几个香江明星,片酬文是一大笔钱。

        后世电影观众早已对明星祛魅了,什么明星不明星的,只要不好看,天王老子来了也是扑街,反之亦然。

        但现在的电影观众对于明星依旧有着浓厚的滤镜,启用电影明星对于票房是有着肉眼可见的帮助的。

        谢靳拍《赤壁大战》明星如云投资也就3000万人民币,如今《鸦片战争》的制片成本竟然飙升到1个亿,别人不说,他心里都感觉发忧。

        「这可是1个亿啊!」

        为了《鸦片战争》的拍摄,谢靳专门成立了一个沪上鸦片战争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公司股东包括了林朝阳、沪上恒通影视有限公司和沪影厂。

        其中林朝阳个人出资8600万,担任总制片人,恒通出资800万,这已经是谢靳能筹到的极限,另外沪影厂也投了600万人民币。

        当谢靳看着银行帐户那一串「0」时,他忍不住发出了一声无意义的感叹。

        「行了,别看了。钱到帐了,接下来的事就交给你了!」林朝阳拍着他的肩膀说道。

        谢靳感觉有千斤重担在肩头,身子都一下子低了下去。

        「放心吧!」他语气坚定,眼中燃烧着无穷的斗志。

        然后又拍了拍头巴脑的章艺谋,「年轻人得有点活力,这回咱们干票大的!」


  https://123vvxw.cc/html/99583/99583146/82242585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123vvxw.cc。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123v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