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文豪1978 > 第617章 亏钱也得拍

第617章 亏钱也得拍


两周前,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公布了1994年度的入围名单。

        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一共分为6个类别,包括了小说丶非小说丶传记丶诗歌丶批评和自传回忆录,提名范围是过去一年内所有在美国境内出版的英语读物。

        今年的入围名单公布,林朝阳的《猎人安布伦》赫然在列。

        入围名单公布的时候,芦安·瓦尔特还特地给林朝阳打电话恭喜,并暗戳戳的表示今年他们已经提前做过公关,绝对不会发生像去年那种爆冷的事。

        看来去年奖项爆冷的事确实让兰登书屋感觉很不爽,以至于今年这么费尽心力的要把奖项搞到手。

        入围名单公布后,隔了好几天,国内才有媒体关注到这件事。

        因为赶上了过年,足足快半个月,这则消息才终于在文学界广为传播并逐渐为几家重要媒体所报导,有了些新闻热度。

        大年初五,林朝阳在家里接受了《人民日报》

        (海外版)的专访。

        对林朝阳的作品入围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官方层面还是很重视的。

        几年前林朝阳曾获得了美国的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因为对标的是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和获奖作家名单又与诺奖高度重合,所以该奖项的影响力主要是集中在作家圈子。

        而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则不同,这个奖项本身就是由书评人协会所组织的,背后又有美国各大出版机构的支持,民间声望巨大。

        因而才能够拥有与普利兹文学奖丶美国国家图书奖并列为美国三大文学奖项的美誉。

        从这一点上来说,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的影响力是要比纽斯塔特国家文学奖更高的,中国作家的作品第一次入围该奖项,自然是极为难得的。

        记者的采访内容并不新鲜,都是些老生常谈的东西,毕竟挂着「人民日报的招牌,总不能跟娱乐小报一个格调。

        但采访到最后,记者还是不能免俗的问到了诺贝尔文学奖的事。

        「最近两年,国内甚至是海外不少媒体上,对于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呼声越来越高,您对此怎么看?」

        林朝阳从容笑道:「奖项是评委会评的,可不以我们作家的意志为转移。

        其实大家与其关注我能不能得奖,不如多关注作品。

        国际上那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作家和作品,其实也没多少是靠诺贝尔文学奖被大家知晓的。」

        这个回答若是从别的作家口中说出来,多少显得狂妄,但因为是林朝阳,记者却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毕竟林朝阳这些年来可是实打实的用作品征服了无数海外读者,海外文学奖项也拿了好几个。

        听林朝阳谈到了作品,记者又顺着话题问到了新书的事。

        「还在写,快了,应该再有一两个月就能完稿。」

        记者又问:「能问问您新书是关于哪个方面的吗?」

        「讲的是民国到新中国这段时间的故事—」

        林朝阳简单跟记者透露了一下小说的情节,记者笑着恭维道:「听您说的,

        真是迫不及待想看到这部小说啊!」

        「快了,快了。」

        采访结束,记者又从随身的包里掏出了几本小说,有些不好意思的解释道:  「

        家里人都是您的忠实读者。」

        林朝阳欣然答应下来。

        待送走了记者,已经快下午四点了,采访从一点开始,持续了两个半小时。

        家里这会儿只剩下保姆和保镖,母亲张桂芹献爱心去了,父亲林二春的中介公司现在开的风生水起,初六要开工,他今天请手下上百个员工吃饭。

        陶玉书昨天去了沪上,主要工作是视察复兴投资现在的发展情况。

        当年为了响应浦东开发,他们夫妻俩在浦东投下了1亿美元的巨资,与陆家嘴合作成立了合资公司复兴投资,双方一方出钱丶一方出地。

        不过夫妻俩并不参与管理,只是派人作了监管。

        对于陆家嘴这样规模的金融中心的开发来说,1亿美元的投资绝对不能算多。

        复兴投资先是花一年时间完成了当初规划的样板段建设,按照亲水理念打造的样板段,将绿地丶防江堤丶防汛墙融合与一体。

        既恢复了沪上传统的黄浦江岸旁观光带,也开创了具有新的城市功能的陆家嘴滨江大道。

        之后复兴投资便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第一个「领头羊」项目中国人民银行沪上分行大楼项目上,去年年末大楼终于竣工,不出意外的话5月份就会营业。

        既然是「领头羊」,那么自然就有「群羊」。

        工行丶农行丶中国银行丶建行—在中国人民银行沪上分行大楼开工建设的这几年里,几家国有银行或已经决定丶或正在考察,也准备进驻陆家嘴。

        除了这些国有银行,在陶玉书的帮助下恒生和东亚这两家港资银行也已经决定进驻陆家嘴。

        有了几家大型银行的进驻,陆家嘴的金融中心功能正在被逐渐培育起来。

        而作为陆家嘴的第一个投资者,复兴投资也必然会在未来几年里受益无穷。

        这几年香江的财经媒体盘点林朝阳夫妻俩的资产,陆续上调了复兴投资的价值,可实际上还是远远低估了这家公司的潜力。

        就算不谈潜力,只谈当前的资产和开发情况,复兴投资也是被严重低估了的0

        这次到沪上,陶玉书除了要视察复兴投资,还有一项工作是视察林氏影业在浙江投资的横店影视城项目。

        后世横店的建设是以谢靳拍摄《鸦片战争》为契机,投资建造了第一个景区「广州街」,前前后后耗费了十几年时间,才成为国内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

        现在有了林氏影业的投资,情况大不相同,从3年前林氏影业决定在国内投资建设影视基地,就在横店撒下了巨资。

        林氏影业每年几十部电影的制片量,还有星空卫视的取景需求,再加上与几个国内制片厂达成了合作。

        横店影视厂一期工程便完成了「广州街」丶「香江街」丶「明清宫苑」等几个重点景区的建设,占地高达200万平方米。

        今年开春之后横店影视城就将迎来二期工程的建设,建设完成后,整个横店影视城的占地面积将达到近400万平方米。

        涵盖40余个跨越几千年历史时空的影视拍摄基地及规模宏大的现代戏建筑群,还拥有30座甲级(电影级)丶乙级(电视级)摄影棚,古装丶年代丶现当代影视拍摄场景数量超2000个。

        另外还有一系列的配套建筑,也有近40万平方米,是ZJ省这几年投资最大的合资项目之一。

        至于家里的两个小家伙,因为后天就要开学了,所以这会儿正由陶玉墨带着在外面疯玩,生怕浪费了一秒假期。

        独自吃过晚饭,又等了一个多小时,都快八点了,陶玉墨才带着两个孩子回来。

        过了两天,她便带上两个孩子回了香江。

        林朝阳则留在了燕京,准备一鼓作气将小说写完。

        时间一晃到了3月,持续创作了半年的小说终于迎来收尾,林朝阳每日仍引旧伏案疾书,文思如泉涌,许多情节挥笔而就,已经完全的沉浸在了他所创造的世界里。

        这天中午,林朝阳走出书房,外头春光明媚,他伸个懒腰,又抻了抻有些僵硬的胳膊腿儿,心情愉快。

        正打算问问中午吃点什么,就见小孙领着人走进了垂花门。

        「老谢!」林朝阳惊喜的叫了一声。

        「朝阳!」谢靳走上前来,跟林朝阳抱了一下。

        「你可见老啊!」

        一晃两人已经一年多没见了,因而再见面对于彼此的变化更敏感。

        谢靳笑着摇摇头,「都多大岁数了,能不老嘛!」

        去年《赤壁大战》上映,虽然媒体最终评价差强人意,但在票房上却取得了三大的成功,获得了全球超过11亿港元,成为华语电影史上的票房神话。

        当然了,这属于卡了个bug。

        《赤壁大战》全球11亿票房,仅日本就独占了7亿。三国文化在小本子的号召力,强的实在吓人。

        电影上映后,谢靳便进入了休息状态。

        一部《赤壁大战》花费了三年时间,也耗费了他无数的心血和精力,不休息休息是不行的。

        同时在这期间,他也思考了很多。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国内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导演迅速崛起,不时就会拍出一部令他都自叹不如的佳作来。

        像他这样的老导演如何能在这股年轻浪潮的冲击中继续创造更高的艺术成就,是很值得人深思的问题。

        除此之外,他思考的还有中国电影的商业化丶国际化。

        《赤壁大战》是成功了,并且是大获成功,但谢靳却无法心安理得的享受其中。

        因为他知道,这其中有太多非他个人的因素和偶然性。

        除了思考自身和行业的变化,这一年谢靳也干了别的事,他筹划的恒通明星学校去年开学了。

        「谢靳」这两个字在中国电影圈的号召力是巨大的,他一生拍了数十部影片,培养出了如王心刚丶谢芳丶刘晓庆丶丛珊丶陈冲丶姜文丶斯琴高娃等诸多明星。

        可这些人里却有很多都已经流到了国外,这样的情况让谢靳感到心痛,也正是基于这种情况,他才决定开办一所明星学校。

        他办学的宗旨就是培养电影明星。

        这样的理念若是放在三十年后可能会引起很多人的非议和嘲笑,可它却是一个心怀远大丶老骥伏枥的电影人最赤诚的心愿。

        「五六月份,我在谢衍的剧组待了半个来月。虽然已经公开说了我肯定不干涉,但还是免不了担心,他表现得还行—」

        谢衍是谢靳的大儿子,去年5月他执导的影片《女儿红》开拍了。

        林氏影业看在谢靳的面子上投了一百万元,片子还有沪影厂和湾岛的资金。

        「—下半年我就在考虑新片的问题,没剧本啊,现在好剧本太少了。我还特地在媒体上打了GG,结果一个多月时间,就征集到了18个剧本,质量也都一般—」谢

        靳征集剧本这事林朝阳知道,去年他打算怕梁祝,却苦于没有本子,便以上虞市政府和沪上谢靳-恒通影视有限公司的名义在《浙江日报》《文汇报》《中华工商时报》等几家媒体上公开征集剧本。

        声明:凡剧本选中,即开稿酬3万元。

        别看林氏影业给主创们一分红就是几十万丶几百万,但那都是幸存者偏差,

        谢靳开出的3万元在如今国内的电影界已经算是天价剧本费了。

        这事当时在国内电影界还闹出了不小的动静。

        结果谢靳好剧本没征集到,「梁祝」这个创作方向也被人捷足先登了。

        沪影厂和沪上天天渔港娱乐城联合投资320万元拍摄了梁祝故事,找了湾岛歌星千百惠担纲主演。

        还有女导演刘国权也要拍个《梁祝新传》,召集了胡慧中丶陈小艺丶景冈山丶程前等一众影星加盟。

        六七月份那阵关于梁祝的各种新闻炒的很热,谢靳也因此心灰意冷,不得不放弃了这个想法。

        之后他又接连收到了来自日本的三个重要活动的邀请,其中一个是由《朝日新闻》举办的「亚洲的未来与世界」

        研讨会。

        「嘿呦!我是真没想到,玉书可真是能干大事的人,竟然不声不响把朝日电视台给买了,真给我们中国人长脸啊!」

        说到日本之行,谢新靳突然岔了个话题,语气激动的表扬了陶玉书一番。

        日本天际广播公司宣布收购朝日电视台21.4%股份,成为其大股东时,谢靳人就在日本。

        《朝日新闻》原来是朝日电视台的大股东,不过现在变成了二股东。

        「是买股份,而且是三家合作,朝日电视台的股东多著呢。」林朝阳强调道。

        「那也是大股东啊,真提气啊!咱们中国人收购日本的企业!嘿!」

        谢靳自言自语,脸上写满了骄傲。

        两人接着聊天,谢靳又感慨道:「拍完了《赤壁大战》,再筹备别的电影总感觉不过瘾,前段时间我又看好了一个叫《女儿谷》的剧本,等这回开完会,我打算把这个本子先拍了。」

        谢新是全国ZX委员,这次来燕京是为了开会的。

        他和林朝阳虽然年纪相差了三十多岁,但却是相识十余年的忘年交,一年多没见,谢靳似乎攒了一肚子的话想对林朝阳说。

        「先吃饭,边吃边说。」

        正巧保姆来叫吃饭,林朝阳拉着谢靳去了餐厅。

        吃饭时,谢靳问:「你知道我这次开会发言的题目是什么吗?」

        「这我哪知道。」

        「《迎接香江回归的巨大艺术工程》。」

        林朝阳立刻了然的问道:「你打算拍个献礼片?」

        「是。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啊,再过两年香江就要回国祖国了,面对这样重大的历史时刻,我们身为电影工作者应该有自己的表达。」谢靳语气郑重的说道。

        林朝阳沉吟着,其实「献礼片」这件事林氏影业也在筹备,只是目前还没确定方向。

        陶玉书打算让章艺谋来操刀这部献礼片,章艺谋现在是林氏影业的牌面之林朝阳知道谢靳既然谈到这个话题,自然是想跟林氏影业再合作一把。

        「那你来晚了,前段时间玉书还去了沪上。」

        「跟你说也一样。」

        谢靳的算盘珠子打的啪啪响,「我这不也是想跟你聊聊剧本嘛,你在这方面是行家里手,帮我把把关我也放心。

        这回的电影肯定又是大投资丶大制作,得谨慎再谨慎啊!」

        一想到接下来筹备的电影,谢靳就感觉到一股激动和压力,同时也感到了兴奋。

        当了一辈子导演,现在也只有这样的大制作电影才能让他兴奋起来。

        「你想拍什么?」林朝阳问。

        「鸦片战争!」谢靳吐出这四个字,又满眼期望的看着林朝阳,「你觉得怎么样?」

        听到这四个字,林朝阳眼神平静,没有丝毫意外。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端,也正是因为这次战争的失败,腐朽的清政府才将香江岛割让给了英国佬。

        香江香江回归拍这个内容,就是俩字:应景。

        沉吟片刻,林朝阳问谢靳,「你有没有考虑过市场?」

        「这也是我有所犹豫的地方。」谢靳放下碗,眼中泛出一丝惆怅。

        「从个人角度来说,我是觉得鸦片战争这个角度十分贴合回归的主题的。

        但要拍鸦片战争,这部影片的基调必然是悲怆的,有些不符合回归普天同庆的气氛。

        最关键的是—」

        谢靳说到这里,表情有些难以启齿,「恐怕要亏钱。」

        见他考虑的如此清楚,林朝阳点了点头,调侃道:「所以你宁愿舍近求远,

        不找玉书,来找我是吧?」

        谢靳嘿嘿笑了两声,其意不言自明。

        「片子要投资多少?」

        「恐怕要1个亿。」

        谢靳说出这个数字,自己都感觉到荒诞。

        中国电影市场一年的票房才多少钱啊,他拍一部电影张口就要1个亿,可他跟老搭档毕力奎算来算去算了好几遍,这事还真就得1个亿。

        林朝阳沉吟不语,后世谢靳为了香江回归献礼拍的正是电影《鸦片战争》,

        这部电影当年号称投资1个亿人民币。

        上映后赶着回归的热潮,收获了不错的评价,但最终票房仅有7900万,亏损达到了7000多万之巨。

        林朝阳看过《鸦片战争》,凭心而论,电影拍的不错。

        但他也能看得出来,在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谢靳不管是艺术创造力还是对影片的整体把控力都已经跌落巅峰。

        这就导致最后电影都整体效果呈现得中规中矩,谈不上让人惊艳。

        要投拍一部有很大可能要大亏一笔的电影,对于任何商人来说都不是个容易下的决定。

        「这部电影—林氏影业不能投。」思忖过后,林朝阳郑重的看向谢靳。

        谢靳顿时露出失落之色,沉默了好一会儿,他叹了口气,「我明白,这事确实是为难你们了。」

        拍鸦片战争这种题材的电影,主要收益注定了只能在国内取得,以如今中国电影市场的潜力,最好的结果无非是票房破亿。

        可即便是如此,依旧还有几千万的亏损。

        「我个人投吧!」

        谢靳正失落丶遗憾之间,突然听到这样一句话,他猛的抬起头,以为自己听错了。

        「什么?」

        「我说,我个人投了。」林朝阳重复了一遍。

        确认了林朝阳的意思,谢靳的脸色变幻,那里面包含着狂喜丶雀跃丶激动丶

        愧疚和羞赧。

        总之,很复杂。

        「个人投?那么多钱你个人能投多少?再有钱也不是这么个花法,万一亏钱尽管对林朝阳说要投资电影感到很激动,但出于朋友道义,谢靳还是劝道。

        「还算你这个老同志有点良心。」

        林朝阳的调侃让谢靳有些不好意思,期期艾艾的说:「我的意思是你们林氏最好能投一部分,剩下的钱我再想别的办法—」

        林朝阳打断了谢靳的话,「按理说让公司来投资是最好的。就算是亏钱也是公司亏钱,我们和广大股民一起承担风险。」

        「但林氏影业现在正在布局欧美市场,英国是个重要的市场,我们现在有个对手默多克,正愁不知道怎么抹黑我们好呢。

        这个节骨眼上投资这样一部电影,在舆论场上太吃亏了。」

        谢靳没想到林氏影业不投资他这部电影竟然是因为这个原因。

        「至于我投资亏钱,那也是我个人的事。」林朝阳说到这里,神色坚定,语气铿锵,「有些电影,就算是亏钱也得拍!」

        为香江的回归拍摄《鸦片战争》这样一部献礼片,确实是非常有纪念意义的,它代表的不仅是香江的回归,更是中国向百年屈辱史作出的告别,向世人宣告那个沉沦百年的中华民族已经站起来了!

        因而林朝阳觉得,这件事由他个人来出资是最合适的办法。

        此话说完,谢靳满眼感动,无比热切的握住了林朝阳的手。


  https://123vvxw.cc/html/99583/99583146/82669303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123vvxw.cc。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123v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