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代晋 > 第一三零一章 巡游(二合一)

第一三零一章 巡游(二合一)


  中山城的百姓很快便得知了大燕皇帝慕容垂要巡游都城的消息。这对于百姓们而言无疑是一件大喜事。

  两个月来,关于慕容垂病重的消息流传于街市,说的有鼻子有眼。这无疑让本已经低落的士气民心雪上加霜。太子无能的情形下,陛下若是有个三长两短,大燕的前途将是一片昏暗。

  所以,得知慕容垂出宫巡游的消息,百姓们心中颇为欢喜。这说明大燕皇帝无恙,并没有那些极端传言所说的什么慕容垂其实已经病故了,只是秘不发丧而已。而且,能见到慕容垂,也可判断慕容垂的身体状况如何,精神状态如何。

  大燕如今的主心骨便是慕容垂,百姓心中的砥柱也是慕容垂。尽管慕容垂曾一度给关东百姓带来了灾难和痛苦,但是慕容垂依旧是大燕上下无可撼动的心理上的坚强依靠。他的声望和威名无人能及。

  白雪皑皑的长街上,百姓们纷纷聚集在道路两侧。天气极寒,他们冻得哆嗦着,鼻子红红的,口鼻喷着长长的白汽,就像是路旁站着的一排排冒着热气的开水炉子。

  所有人都伸着脖子向着道路的尽头看,等待着慕容垂车驾的到来。

  很快,骑着高头大马的卫士们飞驰而来,手中的长鞭在地上抽打着,溅起浑浊的雪水。大声呵斥着让百姓们保持阵型,不得越过路旁的水渠,保证道路畅通。

  没有人介意被雪水溅在脸上这件事,他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在道路尽头方向。因为他们知道慕容垂的车驾要到了。

  不久后,百余骑盔甲鲜明的骑兵杂沓而来,战马呼哧呼哧的喷着热气。马上骑兵身材伟岸,挎着长刀目不斜视的走过。然后人群开始骚动,他们看到大燕皇帝陛下的辇车。在黄罗伞盖之下,一坐一立有两个人在车上。那坐着的身着黑色裘衣的伟岸身形,便是慕容垂。

  人群山呼海啸起来,百姓叫嚷了起来。几个月来的担心化为乌有,因为他们看到慕容垂精神奕奕,身材飞扬的朝着他们挥手致意。

  “陛下!陛下!”

  “我们给陛下磕头了,上天保佑陛下安康,保佑我大燕。”

  “陛下,陛下!”

  许多人叫喊着,跪倒在雪地里,不顾寒冷磕头如捣蒜。慕容垂在关东之地的声望,丝毫不亚于后世顶流小鲜肉。那些万干少女哭喊猛扑的场面跟眼下的场面相比不过是小儿科。

  乱世之中,对强者的崇拜是必然的。慕容垂这样的强者,无论身份地位功勋战绩都是所有人津津乐道的谈资。更何况关东之地燕国统治了多年,根基本就深厚,民意本就扎实。

  其实,从南渡之后,北方的大部分遗民早已在多年被胡族的统治之中接受了现实。大晋朝廷认为的所谓北方遗民心向大晋的想法,其实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

  慕容垂微笑着挥手,他的心潮澎湃,激动的想要咳嗽。但是他竭力忍住了,只用几声闭口的闷咳缓解不适。他知道,此时此刻自己不能做出病态,不能让百姓们看出自己的脆弱。虽然其实从去年秋天开始,他便感觉到身子疲乏,身体诸多不适。但是,今日是要向百姓展现自己无恙,无论如何也要打起精神来。

  “道佑,看到没有?我大燕子民,对我慕容氏尚未失去信心。你看看他们,过了这么多年的苦日子,依然相信我们。我们自己又岂能放弃?要倍加珍惜民心,努力进取才是啊。”慕容垂对站在身旁的慕容宝沉声说道。

  慕容宝躬身点头,他心里也颇为激动。百姓们如此的热情,虽然这是父皇的个人魅力,但这是大燕的根基所在。特别是在眼下,依旧如此,这也给了他极大的信心。

  “父皇,儿臣愧对他们。”慕容宝道。

  慕容垂皱眉道:“朕今日要你陪着朕巡游,不是听你这些话的。朕是要你看看,我大燕并没有倒下。你也不能倒下。你是大燕太子,大燕的未来在你身上。人岂能因为一次失败便倒下。若是如此的话,朕在十几年前便已经倒下了。”

  慕容宝咬牙点头道:“多谢父皇,儿臣受教了。”

  慕容垂又道:“不经艰难,难以成人。十万将士的血不能白流。你若能因此而领会到什么,醒悟过来,那么便是莫大所得。朕老了,你必须顶起这一切,不能让我大燕倒下,明白么?”

  慕容宝咬着牙道:“父皇,儿臣已然醒悟了,过去的儿臣已经死了,现在是全新的我。我必不会让父皇再失望。”

  慕容垂点点头,沉声道:“失望?我倒也没失望过。我慕容垂纵横数十年,做过的错事也不少,经历的艰难也不少。但我从未后悔过,也没对自己失望过。道佑,就算败了又如何呢?我慕容氏经得起失败。可以失败,但不能绝望,不能不振作。当今之世,强者生存,没有人会可怜你,施舍你。你看看那李徽,有什么本钱?如今不也雄霸徐州,做出了一番气象。所以说,事在人为,永远都有转机,只要你肯忍受痛苦,保持一颗坚定不移的心,便没有什么能打倒你。”

  慕容宝咬着牙,哑声道:“父皇教诲,儿臣铭记于心。”

  慕容垂点点头,脸上露出笑容,转向街市上的百姓挥着手。

  车驾继续前行,后方百姓追逐着车驾,一路跟随。前方是朱雀大街广场,这是中山南门广场,开阔无比。广场上的积雪已经被扫除,兵士们已经围好了警戒线,广场中间搭了一座十几丈方圆的一人高的木台。

  慕容垂的车驾在木台之侧停下,数百骑兵卫队策马立于高台周围。慕容垂举步下车,慕容宝欲伸手搀扶,却被慕容垂手肘一挥,摆脱了他的搀扶。随后慕容垂迈着雄健的步伐,一步步的登上了木台。

  周围的百姓迅速集聚而来,很快集聚了数以万计的百姓。中山城全城人口不到十万,在这广场上的便有近三万之多。

  人群呼喊着,拥挤着,所有的目光都投射在木台上的慕容垂身上。兵士们挥舞着皮鞭驱赶着,让他们保持在警戒线之外。任何身上携带可疑物品的,类似弓弩等远程攻击武器的人,都会被如狼似虎的卫士扑倒在在地上抓捕起来。场面一时混乱嘈杂无比。

  慕容垂站在木台中间,向着四周缓缓伸出双臂,做出了一个下压的手势。仿佛在一刹那间,有人按下了静音键,广场上的嘈杂人声迅速停止,变得雅雀无声。

  慕容垂满意的点头,对着黑压压的人头和无数张激动的面孔拱手而笑,露出他招牌般的金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诸位百姓,我大燕的子民们。朕是慕容垂,朕来看你们来了。”

  数万百姓齐齐拱手叫嚷:“陛下,陛下!”

  慕容垂摆摆手,待喊叫声停息下来,继续道:“诸位百姓。感谢你们对朕的厚爱,朕心中颇为感动,但同时又颇为惭愧。我大燕复国以来,你们也还没过上好日子,朕很难过。可是,有些事却也无可奈何。我大燕周边群敌环伺,天下纷乱之极,朕欲保境安民,但他人却不肯。宵小之辈,祸乱内外,朕不得不广征兵马,多敛钱粮保护大燕。否则,我大燕将会被他们吞没,我大燕子民,将沦为亡国之奴。朕不忍见到这些,故而只能全力为之。”

  百姓们叹息连声,有人叫道:“陛下的难处我们都知道,我们苦一些不打紧,我大燕不能亡。”

  这话到也有应者,不过并不多。更多的人闭着嘴巴不说话。这些年确实受尽征伐之苦,谁家没有男子死于作战?谁家不是被盘剥的赤贫?不过相较于大燕复国之前,倒也没有变的更差。秦国当年比慕容垂的盘剥凶横十倍。

  慕容垂继续说道:“朕知道,你们受苦了。但朕向你们保证,苦日子就要到头了。很快你们便能安居乐业,过上平安富足的日子。朕知道,你们或许不相信。近来多有传言,言及伐魏之败。朕不得不站出来说话,以正视听。去年伐魏确实受了些损失,但还不至于到了惶惶不可终日的地步。我大燕受到了损失,魏国又如何?他们的都城被毁,今冬牛羊冻死数十万,兵马损失数万。此战已然建功,消除了魏国对我燕国的威胁,让他们再无南下之力,数年之内必将疲敝。我大燕何败之有?”

  众百姓闻言露出恍然之色。原来这里边有这样的道理在。

  “朕知道,你们许多人都不满朕征伐四方,认为朕该与民养息。然而,朕若不扫除这些威胁,他们便会攻我大燕,令我大燕永无宁日。毒疮从一开始便要拔除,否则便会全身溃烂而死,拓跋珪之流若不尽早铲除,便会祸及大燕社稷,祸及天下百姓。朕这么做难道错了么?朕非嗜血之人,谁愿意让我大燕儿郎死在疆场之上?谁愿意看到家破人亡的场面。可是,缩着头便能周全么?敌人会宽恕你么?会对你仁慈么?”慕容垂发出了一连串的斥问。

  全场无声,许多人低头沉吟,陷入深思之中。

  “朕难道只是让你们的子弟去送死么?此番伐魏之战,朕的儿子辽西王,朕的侄儿陈留王,还有十几位慕容氏宗室王族尽皆战死。朕的儿子和侄儿能死,诸位的儿子不能死?朕并非说你们的儿子丈夫该死,而是在为了大燕存亡这件事上,谁也不能例外。不光是朕的儿子侄儿慕容氏王族的每一个人都要赴死,就算是朕自己,也要随时准备赴死。唯有如此,我大燕才能周全。才能在这群敌环伺的乱世得一席之地生息。朕不畏死,你们怕么?”慕容垂高声说道。

  “我们不怕。”有人吼道。

  “我们不怕,陛下的儿子都能死,我们的儿子当然能死。”更多的人叫道。

  慕容垂点头,转身向站在台上的一名孩童招手道:“李泰,你过来。皇帝爷爷问你,倘若有人威胁你爹娘,意图闯入你家里,杀你的哥哥妹妹爹娘,你该怎么做?”

  李泰攥着拳头道:“我便拿刀子杀了他。”

  慕容垂点头道:“倘若敌人凶横,你杀他,他也会杀你,你该怎么做?”

  李泰道:“我管那么多作甚?我就算死了,也是保护父母哥哥妹妹而死,总好过我什么都不做。”

  慕容垂哈哈大笑道:“好男儿,不愧有我鲜卑人的血脉。”

  转过头来,对着数万百姓道:“你们听到了么?这便是几岁稚童之言。他都能有这样的勇气,我大燕上下却不能?朕问你们,朕该不该伐魏?”

  百姓们已经被慕容垂的一番话撩起了激动的情绪,广场上的百姓发出了震天的叫喊:“该!就该伐魏,铲除他们。”

  慕容垂满意点头,大声再问:“若因此而死了许多我大燕的将士,值得还是不值得?”

  “值得!”全体大吼,声震云霄。

  “若导致诸位暂时受苦,忍得还是忍不得?”慕容垂再问。

  “忍得!”广场上群情激奋,百姓们身上血液流动,不但驱除了寒冷,甚至身上开始冒汗。

  “好。这才是我大燕子民。大雪严寒不畏,酷暑烈火不屈,血可流,头可断,但谁也休想欺负我们。可以大鱼大肉享用美酒,也可饥寒交迫草根为食,只要有一口气,我们便不会屈服。你们,都是好样的,我大燕上下,都是好样的。朕有你们,何事不成?何敌不破,何难不克?”慕容垂哈哈大笑道。

  广场上的百姓们挺直了胸膛,身上冒汗,热气腾腾的像是一个个从热水里爬出来的一般。他们已经都被慕容垂的一番激情的演讲打动。

  慕容垂很满意这样的结果,看着广场上山呼海啸的人群,他知道今日巡游的结果达到了。

  他慕容垂,这一生文武双全,谋略不输于人,也懂得人心。在自己的统帅之下,大燕国理当有新的局面,而不是如今的局势。

  转过头来,他看到慕容宝在旁低着头,神情若有所悟,他知道,今日这一幕对慕容宝的震动一定很大。他应该会明白,作为大燕之主应该有怎样的魅力。

  “诸位百姓,朕必须向你们引见这一位。他是朕的儿子,大燕未来之主。朕知道,你们许多人对他有所误解。可是,朕告诉你们,没有人能比他更胜任我大燕未来之主的位置。给他时间,他会做的比朕更好。若太子过去所为有何不当之处,请你们看在我慕容垂的面子上包涵他,给他机会改正。朕相信,他不会让你们失望的。拜托了。”慕容垂指着慕容宝说道。

  慕容宝惊呆了。慕容垂从未在公开场合如此推荐自己,在自己犯下如此重大的挫败的情形下,他没有责怪自己,依旧如此对待自己,这让慕容宝完全出乎意料之外。

  今日同车出巡,赐予狼皮坎肩,又当着百姓推崇自己。这种种的一切,都像是一种预兆。这反而让慕容宝有了一种不祥的感觉。父皇这些言语,倒像是在为自己扫清障碍,铺路搭桥,扶自己上马送上一程一般。

  台上另一人则面色铁青。那便是慕容麟。回到中山之后,慕容麟担心慕容宝将责任甩给他,于是先下手为强,在慕容垂面前说了不少慕容宝的坏话。甚至连慕容绍之死,绕道参合坡的计划这些完全是他主张的事情都安在了慕容宝身上。

  慕容麟甚至找到了许多帮手,买通了军中的将领帮自己证明,防止慕容宝的反扑。

  但慕容宝回京城之后并没有任何辩解,而是出人意料的将所有的责任揽在自己身上。慕容麟暗自窃喜,他知道慕容宝已经被失败击垮了,这样一来,一切坐实之后,他的太子之位必然不保。以前有慕容农跟他争,如今慕容农死了,人选还有谁呢?

  这两个月来,慕容麟的心里满怀期盼。他克制着自己的热切,耐心的等待着事情的发展。就算在今日之前,慕容麟还是觉得慕容宝的太子之位会不保。但是,今天此时,慕容麟终于意识到父皇根本没有换太子的想法。他在当众为慕容宝开脱,为他保驾护航。

  慕容麟的心扭曲着,就像他此刻的面容一般。他想起了一名心腹对自己说的话。

  “赵王欲有所求,只能争夺而来。当年慕容令之事,陛下必不会忘怀。他或许会原谅你,但不会忘记你做过的事情。莫指望他人的施舍,而需要未雨绸缪,增强实力。他不给,便去夺。夺到手才是你的。”

  慕容麟此刻才体会到这些话的含金量。

  台上,慕容垂继续说话。对着台下百姓道:“好了,朕也不多说了。新年刚过,尚有余庆。朕出宫来看你们,与民同乐,又怎可空手而来?朕准备了一些赏赐,让太子带人分发给诸位吧。赏赐虽少,也是朕的一番心意。”

  众百姓闻言,欢呼雀跃。不久后,上百辆大车满载各种赏赐之物抵达广场。在太子慕容宝的主持之下,开始分发赏赐之物。

  一个个麻布袋子里装着一斤白面,一斤白米,二两生肉,一套衣服。确实算不上多,但是够一户数口之家美美的吃饱一顿饭了。许多百姓之家,别说吃肉了,米面都吃不饱,数月不闻肉味。得到这些赏赐,也算是重新好好的过个年了。

  慕容宝组织分发这些赏赐,按照每户一袋进行分发。他亲自动手,将一袋袋的赏赐之物交到百姓手中。百姓们纷纷跪拜道谢,对他甚为恭敬感激。慕容宝忽然明白了过来,这种事本不该自己来做,但是父皇要自己来做,便是将这赏赐之恩给自己,让百姓们感谢自己。

  慕容宝心潮澎湃,感动之极。

  “父皇啊父皇,儿臣若辜负你的期待,还有何面目立足于世间?儿臣必励精图治,让我燕国强大强盛,不负父皇所重。可是父皇,你到底想要干什么呢?为何给我的感觉有些不安?有些惶恐和不祥?”慕容宝如是想道。

  巡游于午前结束,但慕容垂没有让群臣离开。回宫之后,他回寝殿更衣之后,下旨于太极殿正殿升朝议事,说有重要的事情商议定夺。

  群臣疑惑惊讶之极。虽不知道要议什么事,但是在太极殿临朝,这显得过于郑重。

  由此可见,此事必是一件大事无疑。.


  https://123vvxw.cc/html/32484/32484762/10901659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123vvxw.cc。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123v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