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转手就是十倍溢价
“林总,这几天除了可控核聚变引发剧烈反响外,我们还在财经板块看到大量关于光甲航天的新闻。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有消息说你们要进行一个十万亿的募资计划,这是不是真的?”
“是的。”
“能不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你们募集到的资金会用来干嘛。”
林甲把推介会上的内容进行了部分删减,李希音听完后表现得非常震惊:
“放一年前,都很难想象国内能有十万亿募集规模的项目。
在这之前这个数字最高还是OpenAI的一千亿美元。
总感觉现在数据在不断膨胀。
大家想要做点事情,需要的资金在十倍十倍的增长。
我估计等到你们真的开始大规模建设火星城市,需要募集资金的量级十万亿都不够,可能得百万亿的规模了。
听到这个消息你知道我第一反应是什么吗?”李希音问。
林甲太了解对方了:“YP区的房价还要涨。”
李希音点头:“没错,你们的总部落在杨浦之后,整个YP区的房价起码上涨了超过30%。
这轮募资结束后,我感觉整个杨浦的房价得向静安和黄埔看齐了。
光甲航天的员工有员工分房,其他人可就只能望洋兴叹了。”
“其实我们都有点担心,因为感觉扩张的速度比我们盖房子的速度要慢得多。
不过其实现在住的远其实也没什么吧。
有无人驾驶出租车之后,感觉上车也能得到很好的休息。
住在郊区的生活体验也不差。”
按照华国的经济发展,房价应该要涨的,各类新科技、不同产业的突破,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就业、消费等全方位的好转,更带来的是信心。
但问题就出在住房供应和无人驾驶出租车上。
这两者共同把老中的房价按的死死的,压根就涨不起来。
也就YP区这样得益于光甲航天的怪胎能够涨30%。
申海其他区域的房子涨幅非常有限,年涨幅不会超过2%。
大量住在申海郊区,然后靠无人出租车通勤的打工人,用实际行动拒绝为城市核心区域的高房价买单。
“你们有没有想过把一些职能放出去?”李希音问。
林甲说:“我们一直都有一些员工在绵阳,绵阳、酒泉、烟台和渝都都有分公司。”
“但是人少嘛,哪些地方最多算个长期出差点,常驻员工数可能就一两百人。”
这几个地方,绵阳是因为历史原因,加上光刻厂放在绵阳,酒泉和烟台是火箭发射基地,前者是陆基发射后者是海基发射。
渝都则是因为华国复眼项目。
林甲说:“至于把一部分职能分出去,内部一直有在讨论。
其实我们有考虑把研发外的职能剥离出来,相当于销售、市场、商务这些给分出来,供应链管理也单独分出来。
这是一个想法,目前总部还没到要决定扩建还是分出去的时候,所以也不急。”
“你刚才也说了要再扩一万人,这只是暂时扩一万人。
后续肯定还要再扩,甚至我觉得你们的规模早晚能够赶上华为。”
“等到那个量级再说,估计也会和华为一样,建一个类似松山湖一样的小型城市。
YP区方面和我们进行了多次沟通,表示希望我们如果真的打算扩的话,会尽量配合我们,提供足够大的商业用地给我们。”
“那肯定,你们要是搬走,不知道申海会发生怎样的地震。
我刚才听完后,注意到里面有个行星防御岗,我能不能报名?”
“抱歉,里面和太空维修相关的一概不招女性。
不是性别歧视,而是确实在这类工种上女性就是不方便。”
林甲的采访播出后,不仅在简中互联网上引起山呼海啸般的反响。
“谢邀,看完采访后已经热血沸腾了,人在申海,刚才去报名了健身课,准备去应聘光甲航天的太空光伏组件维修师!”
“太空大基建和可控核聚变同时到来,老中未免也太幸福了吧!”
“我爹看完采访之后,这几天天天在家听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和我说一定要活着看到人类移民火星的那天。”
“这什么发展速度啊,从募资十个亿到募资十万亿,连十年时间都没有花,还有比光甲航天发展更快的公司了吗?”
“林总,能不能让普通人也认购光甲航天的十万亿募资计划?我想买个十万,哪怕给光神拿去打水漂了我也乐意。”
财经类博主都在喊,能不能让自己也参与投资。
也有私募基金适当和客户私下通气,声称他们投了光甲航天的十万亿计划,问客户愿不愿意认购。
好点的私募,转手卖给客户卖个两倍溢价,1块钱的份额要卖两块,不良心的私募要给你整出十倍的溢价来。
这里点名高盛和摩根,这两家伙各从光甲航天手里拿了500亿rmb的投资份额,自己留200亿,剩下300亿拿到华尔街去卖给币圈大佬、硅谷新贵们,价格直接乘10.
就这样,份额还供不应求。
光甲航天的募资,对于某些机构来说也算是造富神话了。
林甲的采访在全球互联网上同样引起了巨大反响。
被各国翻译成十余种语言广为传播。
而在可控核聚变的海啸下,李在明被高丽人捧成了能够和朴卡卡媲美的政治家。
因为对方在关键时刻带领南高丽跳船成功,不但推动了和北边的合并,还成功和老中搭上了线。
换现在,要想再搭上线,跪下都未必管用。
在高丽主流论坛NAVER上,一向嘴臭惯了的NAVER这几天在评价李在明的时候,都不再试国贼,而是国父了。
“李在明简直就是当代高丽政治谱系中的典范”
“李在明君了不起,能够在最关键的时候做出最正确的决定,或许这决定不那么程序正义,有尹君的前车之鉴,他仍然能够做出这样的决断,真是了不起的人物!”
“当年李在明在全南工地与工友一起蹲着吃泡菜汤我就知道他不简单。”
(本章完)
https://123vvxw.cc/html/63751/63751755/1111056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123vvxw.cc。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123v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