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采访
“但它的改变会是渐进式的,不会像大家所以为的那样,一下就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家有美好愿景固然没错,可现在最重要的还是把现实中的生活过好。
就像我们在2022年的时候实现了常温超导技术突破,它在各个领域的涟漪一直要等到很多年之后才陆续出现。”
林甲接着说道:“在我们过去的理解里,可控核聚变等于近乎免费的电能。
但实际上它仍然有成本,从建设到后期的运营再到电网改造,成本只是说比传统能源会更便宜,降低到十分之一的价格是我们的目标,但不代表一开始就能做到。”
林甲找补完之后,整个采访的林甲环节才算是正式开始。
不过林甲的这番言论没少被懂行的b友们一顿狂喷。
“可控核聚变有成本固然没错,你总不能把建设成本和改造成本都算到第一年的成本里去吧?
这些费用明明就应该按照资本性支出去做资本化摊销,比如国家电网要投入一万亿进行电网改造,这一万亿一不是一次性今年全要花完,二即便今年花完,它也完全可以算作是未来整个生命周期里的费用。
你这样说不就是在说,即便技术突破了电价没变化也很正常么?林总能不能别忽悠小白了?”
不过这样的高赞评论在李希音的频道里存活时间非常有限,也就小红书上的集美们会抓住不放群起而攻之。
“林总,能不能给我们透露一下可控核聚变的研发始末?
有没有什么重量级的内幕?”李希音问。
林甲摇头:“没有,整个项目是高度保密的。
我平时工作就非常忙,不太清楚元光的具体工作是什么。
从我的视角里,可控核聚变的保密程度甚至要比核弹变轨更高,因为核弹变轨会涉及到光甲航天本部的大量协同。
我们内部技术人员的数学建模,和调动算力进行推演,都能猜个大概。
你想要在瞬时对小行星产生大推力,在其他技术不实现突破以前,核弹几乎是唯一选项。
所以尽管元光不说,大家也能猜到,最后有可能用核弹。
但可控核聚变不是,整个项目它是和光甲航天控股的子公司合作,本部参与的人少,其次就是整个项目的保密程度非常高。
我和大家知道消息的时间点是差不多的。
另外再解释一下,我们控股能量奇点这件事我是全程不知情,元光他用了他的特殊权限绕开了董事会直接推动的这笔控股。
而在明面上的股权变更里,也没有出现光甲航天的名字。
不然国外的媒体早就能猜到我们的技术进度。
从公开信息看,能量奇点的投资方一直都是蔚来和米哈游。”
能量奇点就是具体参与可控核聚变的实体,之前因为洪荒系列核聚变发电装置算是小有名气。
“这里也有个趣事可以和大家分享,那就是当年光甲航天在常温超导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后,我那时候在刷微博,就看到网友们分析它的应用场景。
其中第一条就是可控核聚变。
我就问元光,说是不是可控核聚变很快就会实现技术突破?他给我的回复不知道,实际上那个时间,他就已经在着手准备,参与到可控核聚变的项目攻关中去了。”
不同项目的保密难度截然不同。
当前可控核聚变的进度准确来说实现了大规模商业化论证,从成本角度证明了可控核聚变的成本已经低于传统火电了。
即便把陆家嘴世纪大道国金中心的核聚变体验中心算上,整个项目涉及到的人也是很少的。
工人们在建造核聚变体验中心的时候,可猜不到要用来干嘛,还以为是某个潮牌在申海新建的体验店呢。
而且这和半导体不同,半导体的制程、工艺突破,涉及到大量的境外供应商配合,其实华国的进度如何,外界都是能猜到的。
华国自研光刻机,但光刻胶依然要依赖霓虹进口,光刻胶自研没问题了,和光刻胶配套的显影液和去胶剂还要进口,整个链条过于庞大,庞大到参与国产化进程中的华国企业不可能做到完全的步调一致。
已经实现了突破的,也不可能为了所谓保密而等其他配套厂商。
所以这就导致半导体想要隐藏国产化进度非常困难,国产化进度到了什么地步,随便一个业内人士就能推算个大概。
可控核聚变则是截然不同的领域,整个产业哪怕没有陈元光的参与,国产化程度都超过了97%,更何况陈元光参与进去后,能用国产全部换成了国产。
“林总,也就是说,陆家嘴的核聚变体验馆,您也全程没有参与?”
“没参与,我甚至都不知道他们采用了充电宝和耳机的形式来展示。
如果我参与的话,怎么也会把场地搞得大一点,把里面的内容丰富一下。
类似从人类开始利用核能开始,到核聚变发电的概念提出,再到我们这次的技术突破有哪些难点,哪些和其他核聚变不一样的地方。
另外我还会考虑通过3D影像去演示核聚变的具体发电过程。
只有充电宝和耳机,我个人觉得有点太简陋了,尽管设计的还是很有未来感。”
听到林甲说完后,李希音紧接着问:“所以这是光神的设计?”
林甲说:“是的,他之前就在网上刷到过不同的电通过声音设备传递到人耳朵里的感觉不一样,他觉得应该没人听过核聚变发电的声音吧,就想着给大家试试,看下这是什么感觉。
而充电宝,则是想着来参观总得带点纪念品回去,充电宝这种形式一定用得上,和核聚变发电的主题还非常的契合。
后来和他聊的时候,他大致就是这样的想法。
不过元光也后悔,早知道会被炒作到这样的天价,他肯定就不会放充电宝到那了。
最多给个充电接口,让大家在里面可以用核聚变发电给自己手机充下电体验一下。”
“我去听了,我确实没听出有什么区别,可能我没有这个天赋。
不过在那里听到国际歌的感觉还是非常震撼,这也被国内外游客选为了来申海必须去打卡的景点。
即便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时间,陆家嘴的核聚变体验馆热度不减,无论什么时候去,门口都大排长龙。
据说国金中心的生意都被连带着好了起来,门口本来要倒闭的星巴克又活了过来。”李希音说。
林甲笑道:“是啊,要是我知道,我们不但不用给国金付租金,国金应该倒过来给我们付钱才对。
这给他们带来了多大的人流量啊。”
因为核聚变体验馆并不是非要放在国金中心不可,光是陆家嘴,还有正大广场、申海中心大厦等选项。
这几家要知道内情,肯定愿意大把掏钱来买核聚变体验馆落户在他们那,尤其是有专门观光层配套的申海中心大厦。
“现在找国金中心收费还来得及!”李希音调侃。
林甲摆手:“现在就没必要了,我们的格局还是要打开。”
李希音接着说:“因为过去从HBM自动驾驶机器人开始,导致徐家汇的环形天桥成为了申海著名网红打卡地,诞生了当年的普立策新闻摄影奖。这也让大家发现原来申海有这么好的赛博朋克风打卡地,丝毫不亚于渝都。
包括光甲航天的总部,每天都有大量游客要去打卡,你们在渝都建的华国复眼项目也是很著名的旅游景点,浦东国际机场的空天客机发射也是游客们的心头好。
高丽来华的游客,就为了参观拍照,他们都不会选择在虹桥机场降落的航班,哪怕韩亚航空给机票大幅度降价,要比从浦东机场降落便宜个50%,但就冲着空天客机发射,高丽游客只选择浦东机场。
这也连带着导致韩亚航空直接把飞虹桥的航班给砍的只剩下一周一班。”
申海两个机场,浦东和虹桥,后者主要飞国内航线没错,但过去韩亚航空每天都有安排从首尔金浦机场到申海虹桥机场的航班。
但架不住虹桥机场没有长空号的配套装置,也无法参观空天客机的发射,高丽游客们在ins、kakao、Naver这些社交媒体上一通宣传,导致虹桥机场无人问津。
不单高丽游客这样选,其他国家的游客也是如此,在有的选的情况下,都会选择浦东而不是虹桥。
这下市场的自发行为,导致虹桥还真就只能专注国内航线了。
问题是,国内游客也想观看长空号空天飞机的发射过程,来申海没看到这个等于没来。
虹桥机场都要急坏了,就因为这个,他们去年人流量下降了接近30%。
“外国游客在浦东机场下飞机之后,一定要一直等到看完一班空天飞机发射后再出机场。
这也导致浦东机场今年甚至要专门改造出一个观景平台,让大家参观。
然后再加上申海有着全亚洲最大的人体冬眠中心,有着最先进的人体冬眠治疗设备和最完善的体验。
包括现在的核聚变体验馆,网友们就调侃,光甲航天是申海旅游的宣传大使,给申海凭空制造出了大量的新景点,这些景点还就申海独有。
说强烈要求申海颁发旅游大使的名头给光神,林总,您怎么看?”
林甲笑道:“这就是科技的力量。
申海旅游局没少找我,他们直接联系不到元光,就来找我,问能不能让元光来当申海的旅游大使,不需要做任何配合,只需要给个肖像授权用于申海的旅游宣传就行。
只是元光觉得太高调了,所以婉拒了他们。”
申海旅游局的算盘打的响,有了元光的授权,随便发个抖音或者微博,一年的点赞转发kpi就完成了。
至于宣传作用有多少,这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有光甲航天的这几年,申海旅游局的日子不是一般的滋润,属于躺着被带飞了。
“另外高丽那边也有和我们聊,高丽非常迫切希望能够开通从申海到首尔的空天客机航班。
但因为距离太近,普通的空天客机必要性没有那么强,它其实快不了多少,但成本很高,和大型宽体客机比起来,承载乘客的数量要少得多,从经济账来说是肯定不划算的。
但高丽那边愿意花钱买,无论最后经营情况如何,他们都按照每年来付费,相当于是买断的形式。
只是我们一直还没考虑好。
包括我们现在不是开通了到里约热内卢的吗?现在包括南非的约翰内斯堡,欧洲的匈牙利、塞尔维亚,还有其他一些国家都希望能够开通空天客机航班。
像空天客机起飞降落这类景点,会随着技术扩散慢慢失去吸引力。
包括核聚变体验馆,为什么叫体验馆,就是因为大家现在在日常生活中还体验不到,所以要到体验馆来体验,等能体验到的时候,体验馆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所以与其说光甲航天给申海带来了很多旅游景点,不如说是科技扩散的速度还不够快,导致很多科技目前只能在申海体验到。
这种优势是有时限的,对于申海和光甲航天来说,保持积极进取,在科技上不断突破,才是让申海一直有吸引力的根本所在。”
外国观众看到估计内心会崩溃,还要再不断突破?我们怎么活。
“林总的意思是,技术突破直接催生城市新地标,但长期需警惕科技依赖症,需平衡短期流量红利与产业生态自主性。
你如何看待现在各个城市都在思考要如何创新,如何在这轮新的产业浪潮中有所发展?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珠三角的城市都在抱怨,尽管光神是羊城人,但光甲航天和配套的商业航天发展红利都被长三角给吃了。
长三角就因为离光甲航天近,大量的享受到了商业航天发展带来的红利。
而可控核聚变无疑会是一次比商业航天带动效应还更大的产业发展浪潮,在这轮浪潮中,是否会复刻商业航天中的情况?”
(本章完)
https://123vvxw.cc/html/63751/63751755/1111056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123vvxw.cc。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123vvxw.cc